事件:公司发布2016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下降13.5%。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17.6亿,同比增长31.5%,归母净利润1.3亿,同比下降2.4%。
销量大增带动收入增速,市占率提升趋势确定。近期铅价上涨约15%,铅酸蓄电池下游渠道备货情绪较高,叠加三季度车市旺季因素,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增速超过30%,与销量同步。更为重要的是,铅酸蓄电池行业利润率偏低,今年新增4%铅酸消费税加剧行业洗牌,铅价上涨对成本端造成挑战,行业整体雪上加霜。公司净利润率高于行业5个百分点以上,竞争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助于公司提升市占率。
三季度毛利率基本持平,业绩下滑收窄,废旧铅酸回收产业增厚业绩。公司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21.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4%,相对于二季度下滑33.8%幅度明显收窄。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规模效应明显,成本消化能力较强,早期布局的废铅回收产业已收到成效,目前公司再生铅产能约为5万吨,我们预计明年华南工厂投产届时将形成20万吨/年的产能,预计增厚公司业绩1亿元左右。
公司锂电池业务进入积极备货阶段,物流车配套订单确定性高。随着年底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落地,明年将进入集中上量期。公司锂电池目前具有三元和磷酸铁锂生产线,年产能为7亿wh,目前已经正式投产,处于积极备货阶段,配套车型为客车和物流车。下游订单已经锁定北京“菜篮子清净工程”和全国“社区扶贫惠民工程”相关物流车配套,我们预计明年配套车辆将超过5000辆,锂电业务为公司增厚业绩超过1亿。公司电芯和pack技术分别来源于CATL和普莱德团队,技术实力得到认可。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电机电控产业链和新能源车租赁,未来有望成为利润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不及预期,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72元(0.78元)、0.94元(1.03元)、1.05元(1.11元),对应PE分别为26倍、20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铅酸蓄电池业务增速或不及预计、锂电池业务或不及预期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