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本周核心观点:本周是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市场节前避险资金的回流带动了本周的反弹,电子行业亦跟随市场走出一波反弹,电子行业本周反弹3.14%,超越创业板指数1.08个百分点,再次在反弹中呈现出超越市场表现的弹性。近期PCB上游、LED芯片与封装、面板这几大子版块仍处于持续提价周期中(本质是缺货),已明确锁定行业三四季度盈利水平的正向增长。基于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整体容量、世界工厂的产业链地位决定了电子行业从终端制造逐步向上游延伸的确定性空间。我们认为全行业前三季度实现盈利水平10-20%甚至于以上的概率较大,电子行业仍是较佳的值得超配的板块,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三星电子Note 7本周持续发酵,由于起火问题无法解决,于本周宣布完全停产,该款手机原定的2016年销售目标是全年1000万台,停产决定将不仅仅影响相关零组件厂订单,而且将牵连后续的其他机种的销售。由于三星的供应链体系相对封闭,Note 7的停产并不会对国内供应链厂家短期造成太大影响,主要受影响的是韩日零组件厂商,而且据考证负面影响不小。从中长期维度来看,这次产业链的黑天鹅事件对于我国电子制造供应链其实是一次良机,上周周报我们亦已提及,无论是终端品牌还是上游供应链,中国制造的崛起之势非常明确,早已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过去的一两年里我们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开始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资源整合。中国制造不再局限于初级产品,已出现升级趋势。企业持续扩大投入研发与生产,有望生产出更多高阶、技术水平更高的产品,在未来的三至五年里,我国电子行业优秀制造企业的全球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说完三星,我们再来看看苹果,根据平台业者Fiksu资料,至10月10日止,iPhone 7与7 Plus在整体iPhone手机中的使用占比已达2.1%。值得注意的是,在iPhone 7系列正式上市26天,iPhone 7 Plus采用占比已达1.3%,不但与iPhone 6 Plus上市后同期采用占比相同,也高于iPhone 6s Plus同期的1.0%,大大超越发售前的市场预估。iPhone 7系列手机电池续航力提升、防水性能增强,以及双摄像头的改良设计可谓已获得阶段性成功,考虑到苹果对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我们认为高能量电池、防水以及简化操控设计、双摄像头将成为明年各家品牌效仿的重中之重,相关领域2017年成长将有望持续超预期。
行业聚焦:据digitimes中文网报道,受惠于2016年下半英特尔(Intel)新款Kaby Lake CPU顺利出货,加上苹果(Apple)崭新设计的新款MacBook将上市,近期国内、外NB品牌大厂频频追单拉货,下游OEM与ODM供应商全力赶工出货,连带让上游相关芯片业者业绩明显爆发,目前看来第4季订单能见度亦不差,传统旺季效应延长,让供应链业者喜出望外。 三星电子14日公布修正的绩效表现预测,下修2016年第3季暂订营业利益,并表示Galaxy Note 7事件引起的总损失约为7兆韩元(约62亿美元)。这是三星首度对Galaxy Note 7停售将造成的业绩影响发表看法。据韩联社报导,三星表示,目前为止Galaxy Note 7停售产生的直接费用已全部反应在第3季业绩,但第4季与2017年第1季将因错失销售时机,产生约3.5兆韩元的机会成本损失。第4季机会成本的损失金额约2.5兆韩元,2017年第1季约1兆韩元。 由于Micro LED新技术应用有机会掀起显示器产业的破坏式创新,吸引国际大厂跃跃欲试,为突破技术关卡纷启动新一波产业竞赛,近期业界传出苹果有意导入Micro LED,促使鸿海集团决定投入Micro LED研发行列,并已获得董事长郭台铭拍板定案,将串连集团面板厂夏普(Sharp)及策略合作伙伴日亚化,抢攻下一世代显示器的战略地位。尽管鸿海起步较晚,但拥有发展资源及集成Micro LED供应链优势,目前Micro LED技术尚未成熟,国际大厂Sony、三星、乐金及LED业者晶电等纷鸭子划水,但仍在摸索阶段,由于夏普具有TFT基板先进实力,可与群创进行互补,加上LED龙头厂日亚化与鸿海具有多年策略联盟的合作默契,且日亚化亦是鸿海旗下LED厂荣创的重要股东,鸿海握有串连关键技术的优势。
根据WitsView预估,2016年上半受南台湾大地震以及三星显示器(Samsung Display)制程转换不顺等因素冲击,全球大尺寸面板产能面积约2.08亿平方公尺,年成长率为6.6%,预估2017年投入面积将微幅提升至2.16亿平方公尺,年成长率仅3.9%,将是自2014年来产能增加最保守的一年。2016年中以来的面板价格触底回暖,在2017年有望仍然延续。 近期我们维持重点股票池中对立讯精密、风华高科、横店东磁、麦捷科技、晶盛机电、歌尔股份的持续推荐,光力科技因停牌暂时移出推荐组合,本周新增推荐合力泰。
风险提示:(1)市场超预期下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2)重点推荐公司相关事项推进的不确定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