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港口行业的上游为干散货、集装箱、油气品等待装卸货物,下游货物使用商,包括电厂、加油站、超市及其他。我国港口建设快速发展,现有沿海五大港口群和内河众多港口,总吞吐量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在世界港口中居于重要地位。
港口行业盈利的核心要素在于装卸费率、吞吐量和固定成本。装卸费率由政府指导与市场定价结合,相对稳定;吞吐量方面,宏观经济疲软、大宗商品走弱、贸易需求放缓令需求量减少,叠加港口企业过度竞争带来供给量过剩,致使港口吞吐量不足;固定成本方面,前期港口企业为增加竞争力纷纷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港口建设,虽近几年投资增速放缓,但大量折旧费用及固定人工费用叠加吞吐量不足摊销成本能力低,固定成本高企。致使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发展遇瓶颈。港口装卸的货物包括干散货、集装箱和油气品,由于干散货以大宗商品为主,大宗商品需求走弱给以干散货为主的港口带来的负面影响较以集装箱和油气品为主的港口大,因此近年来,以集装箱和油气品吞吐为主的港口盈利能力要由于干散货港口。
港口行业未来要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现需整合协作并把握政策机遇。需求萎缩、外贸疲软导致吞吐量增速放缓,港口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支撑未来增长;在全行业供需日趋失衡的情况下,同一港口群内的过度竞争影响了港口企业的经营发展;宜积极推进本地港口群一体化发展,使各港口间的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由“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多赢。乘国企改革之风,引入新鲜血液、激发企业活力,并带动企业发展,并争取优质资产注入以拓宽公司业务规模、业务范围。“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和实施为港口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自贸区的加速建设亦对港口行业具有促进作用,港口企业宜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开拓海外市场、发展多元化经营,以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点。
本报告选取分析的8家港口行业具有存量债的发债主体分别是:中国南山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国际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等。(详情见报告第五及第六章)我们综合考量发债主体基本面以及个券投资未来收益率空间,对高速公路行业进行了主体及对应存量券梳理,并推荐关注其中相对有投资价值的个券。(详情见报告第七章,收盘收益率及中债估值收益率等与日期相关数据选取时点均为201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