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电价落地,光热行业起跑。根据《关于太阳能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国家发改委核定的光热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15元,且仅适用于国家能源局2016年组织实施的示范项目。我们认为这一电价的出台是国家综合权衡的结果,既要促进光热产业健康发展,又要避免产业依赖国家补贴盲目扩张。从目前国内光热产业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储备情况来看,这一标杆电价应能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尤为重要的是,合理的光热上网电价是光热产业发展的先行条件,本次标杆出台相当于光热行业迎来发枪令响。市场普遍预期的电价区间为1.1~1.15元/千瓦时,最终出台电价处于区间上限。
示范项目名单有望紧随出台,千亿级市场开启。本次仅公布了标杆上网电价,具体的示范项目有望由能源局紧随公布,预计示范项目规模约1GW。截至2015年底,我国光热装机规模仅18MW,因此国内光热行业十三五期间相当于从0起步,将迎来爆发式发展。以25元/瓦的投资成本计算,1GW光热示范项目预期的投资规模约250亿元。根据太阳能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我国十三五光热装机目标为10GW,即便按实现5GW光热装机考虑,十三五期间我国光热市场规模也将达千亿级。
地方政府热情高涨,配套优惠政策可期。发改委提出,鼓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太阳能热发电企业采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绿色信贷、土地优惠等措施,多措并举支持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目前来看,由于光热发电投资规模较大,青海、甘肃等省份对于吸引光热投资的热情很高,陆续出台了十三五光热装机规划,其中青海海西州规划十三五光热装机3GW,甘肃则是1.1GW。我们认为光热有望享有类似光伏的地方优惠政策,从而提升投资收益率。
上网电价将逐步下调,倒逼成本下降。国家发改委明确,2019年以后国家将根据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状况、发电成本降低情况,适时完善光热发电价格政策,逐步降低新建光热发电价格水平。光热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的后起之秀,发展初期享受相对较高的电价,未来必然面临电价逐步下调压力。近年美国部分新建光热电站LCOE低至0.17美元/kWh,IEA预测到2020年全球新建光热电站LCOE有望下降至0.13美元/kWh,我们认为随着国内光热装机规模扩大和产业的逐渐成熟,国内光热发电成本也将大幅下降,经济性将逐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