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司公布半年度报告,市场认为公司储能及动力业务下滑,整体业绩不及预期,企业级储能市场未打开,且在商业模式尚待厘清的情况下,大规模商业化发展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认为公司加快布局储能“投资+运营”模式,未来将从中持续获利。随着新能源发电.节能减排等需求加大,储能作为新能源发电侧和用电侧之间的调节器,发展储能将使备方共赢,商业化储能规模放量即将启动。原因:
(1)储能领域商业模式加速布局。公司积极改变业务模式,从设备制造及供应改为储能电站“投资+运营”模式。公司上半年商用储能电站累计已签约规模超过700MWh,其中包括与江苏中能硅业、苏州中恒普瑞、天工国际等客户签署的累计规模超过200MWh的商用储能电站项目,以及与江苏镇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的600MWh的分布式能源网络项目。此次又签订国内规模最大商用储能电站项目。商业模式转变有助公司抢占先机,未来持续获利。
(2)发展储能产业将使多方共赢,不存在利益博弈,多方支持下储能产业将加速发展。a)政府方面: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占了近九成,能源结构单一、资源有限且污染严重,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趋势,而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一环;b)发/供电公司:储能将有利于平衡电网峰值负荷、提高电网供电安全、缓解新能源并网压力、减少电网主干线扩容等;c)企业用户:储能将帮助企业用户有效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同时提高电能质量,提升连续生产和高效生产能力。
(3)储能市场存在巨大增长空间。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中预测,到2020年理想情况下中国的储能总装机规模将达24.2GW(不合抽水蓄能),而2015年中国的累计规模仅105.5MW,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公司拥有完备的电池业务布局,其先进的电池技术使得储能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同时公司率先布局“投资+运营”商业模式,抢占市场先机,储能龙头继续高歌猛进。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计16-18年EPS为0.47、0.63和0.84元,对应16-18年的PE分别为50x、37x和28倍。给予16年60倍PE,目标价28.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