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可操作性来看,稳定中国经济很大程度上往往体现为稳定投资。然而中国投资的绝对体量已经很大,依靠政府财政提供单一支撑的能力反而在下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已经达到55万亿,其中基建投资规模约13万亿,而一年全部公共财政收入总额大约15万亿,并且财政收入增速面临放缓。这种环境下,推动PPP的发展以实现公共服务补短板成为最贴合经济与财政现实的选择。
财政部2014年开始推介PPP项目,首批推介项目30个,于2015年9月推介了第二批PPP项目共203个。发改委在2015年5月首次向社会推介PPP项目1043个,于12月推介第二批PPP项目1488个,主要涉及水利、市政设施、生态环境、交通、农业等领域。至今发改委PPP项目库中共有项目2413个,总投资额约4.46万亿元。作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磅文件,经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之后,《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7月下旬正式发布。在新投融资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作为配套,意见还提出要“加快推进铁路、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医疗、教育、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改革,规范并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管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价格改革,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
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意见下发后,近期围绕稳定投资的政策活动增多。发改委8月4日发文,提出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本周发改委主任和副主任分别带队,数日调研东北地区。经济和财政的现实倒逼和政策关注状态更新之后,PPP的推进有望获得强化保证,进而为建筑、交通、环保、医疗、信息化等领域带来需求侧机会,同时,作为提升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意愿的配套政策,价格改革和金融支持上也有望推进,从投资收益率和资金支持上提升PPP的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