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49.9,预期50,前值50;官方非制造业PMI53.9,前值53.7;财新制造业PMI50.6,预期48.8,前值48.6。7月中采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9.9,略低于预期的50以及前值50,落入景气区间以下,符合我们6月得出的对制造业展望偏负面的判断。
7月生产指数录得52.1,仍然位于景气区间之上,但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仍能保持在景气区间之上,主要受结构上高技术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和上半年需求环比好转带来生产环比好转的滞后效应影响。生产指数回落部分受天气因素影响,更主要的还是宏观大背景决定。
后期继续去产能、内外需均疲弱背景下,整个制造业前景展望仍然偏负面。国内经济总需求下半年环比将有回落,尤其将表现在房地产投资的回落上(房地产投资顶部基本确定落在二季度),海外局势不稳定、经济复苏不强劲则一直存在。先行指标上,7月新订单指数50.4,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从上月49.6回落至49。
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在进一步分化。大、中、小型企业PMI指数进一步分化,其背后逻辑在于供给侧改革、产能去化淘汰过程中,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大而强的更容易生存下来。我们依然强调,这可能是既成历史事实下的自然结果,回顾日本去产能经验,同样也存在过剩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
我们仍然强调,下半年财政政策将是不会放松的防止经济下滑过快的主要抓手。7月非制造业PMI指数中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录得56.5,较上月有所回落,仍为今年第二高点,且明显高于往年同期。
财新制造业PMI指数本身波动就比中采制造业指数更大,且经验上二者时常出现方向上的背离,但长期看整体趋势暂没有出现明显的背离。因此,7月财新制造业PMI指数与中采指数的背离可视为扰动,暂不必过度解读,尚待观察。
对全国宏观经济的代表性而言,当前理应是中采制造业PMI指数的代表性更好。财新制造业PMI可能对窥视经济结构性变动更具意义,而这一意义目前尚不能从数据走势上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