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宏观数据:二季度经济,“稳”得步履维艰

来源:东北证券 作者:陈亚龙 2016-07-18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二季度GDP看上去暂稳,稳在哪里?在第二产业,在需求的环比反弹和一季度信贷高增长的后续脉冲效应,反之也说明这种稳定延续性不强。唯有改革,令经济降速提质,方见希望,阶段性政策主基调为“供给侧改革+需求端工具相机决策”。

二季度经济“稳”得步履维艰,我们预计下半年经济形势要逊于上半年,但可以维持相对缓慢的下行节奏:①基数降低;②房地产投资增速见顶回落;③基建相对积极但恐独木难支;④制造业投资持续下行;⑤6月金融统计数据反映出社会融资实际不强;⑥扰动因素在企业补库存意愿。

民间投资在制造业、房地产以及基建三个主要部门上全线下滑,此外非民间制造业及房地产投资增速本月也出现下滑,基建托举愈加困难,反之也证明基建将成为政府最不会松手、反而将进一步加强的抓手。

除非政策逆转,否则后期地产销售将进一步高位回落,从而确立投资反弹的结束,去库存仍将是后期房地产市场的核心矛盾。

6月金融数据实际无惊喜,信贷增长持续性不强,结构上的变化值得注意:房贷是主要贡献;企业中长贷同比多增,对应基建积极;票据融资缩水严重。社会融资规模亦超出预期,但同比减少约2000亿元,总体乏善可陈。

后期财政、货币政策将以供给侧改革中防风险为底线,主基调将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加货币政策稳健。内部风险因素在去产能、去杠杆过程中滋生的信用风险;外部风险因素在英国退欧发酵效应、美国加息以及恐怖主义威胁。

我们目前依然维持宽松预期不应过急、仍需观察信号的判断,理由有:①通胀缓解是宽松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②二季度经济数据实质表明经济稳得艰难,但短期没有滑落过快的风险;③除去贬值压力、违约风险因素,7月流动性压力状况整体好于6月,央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暂时可满足诉求;④供给侧改革叠加需求工具相机决策基调下,结构性货币政策必要性高于全面性货币政策。

后期判断宽松祭出信号为:风险,包括资本外流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经济下滑过快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