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裁决菲律宾诉中国南海的南海争端,预计大概率对中国不利。关于南海仲裁案,主要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现行国际法问题,由于两者的规定和交叉点较为模糊,体现了本次众多矛盾的集中冲突。
要点:在1947年前后九段线出现时,南海各国并没有对“九段线”提出任何质疑,前苏联、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出版的地图上均标有11段线的“断续国界线”,并注明归属中国。
中菲矛盾升级:中菲海洋资源开采造成矛盾升级,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由于中菲边界距离较小,按照大陆架或者按照海洋底土划分专属经济区均有重叠部分,双方都主张自己的开采勘探合法合权。
国际海洋法背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称“《公约》”)对专属经济区有详细规定。而领土主权问题超出了《公约》的范畴。《公约》框架下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仅限于处理有关《公约》解释或适用的争端,无权处理《公约》以外的事项。基于此立场,2014年12月7日,中国发布《中国政府就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发表管辖权问题立场文件》。
仲裁庭要求中国于2014年12月15日前提交辩诉状。但中国发表政府立场文件,不接受、不参与该仲裁的立场不会改变。
中菲双方主要依据:我国的主要主张是,南海岛屿归属问题属于“历史权利”。菲律宾的主要根据是《公约》的内容,认为海底资源属于人类所有,自己有权利开采,海底资源并不能为中国所独占。
我们认为:南海局势困扰我国海权已久,此次中菲争端是长年积累的矛盾的集中爆发,导致南海情势升温;美国近期已在太平洋环链区域布局海军,对中国形成威慑,加上脱欧后的国际局势演变,中俄和英美抗衡局面加上中美台一贯的摩擦,近期局势加剧在预期内;军工方面,对海空军和海军防务尤为重要,而能源价格也保持盘整走强的态势,未来军演和区域冲突情况或更频繁;后续影响,预计中国会加强外交及舆论攻势。贵金属等避险品种会继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