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包括IHS、群智咨询都发布了国际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走势,多种尺寸的面板价格维持上涨势头,供应链也传出消息,面板厂商纷纷满产却依旧供不应求,预计缺货情况短期内不会有所缓解。
点评:
涨价的背后是厂商“策略+被动”降低了产能
去年年底至今年一季度面板业不景气,面板出货持续衰退,加上中小尺寸面板技术向LTPS 转变和AMOLED 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加上厂商清理库存导致中小尺寸面板价格持续下挫,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液晶面板厂商纷纷转变策略,减产甚至关产线以应对可能带来的亏损风险,台湾厂商中华映管关闭了其中一条4.5代线,松下宣布退出液晶面板业务,三星预计2016年关闭6代线和7代线。
今年台湾地震以及面板制程转换因素而导致的产能损失,下游的厂商采购策略向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转移。打破了以往供大于求的现状。从三月份开始部分显示器已经开始出现缺货并传出上游面板厂即将涨价的消息,二季度开始台湾厂商已经开始对中小尺寸的TFTLCD 涨价,至今已经经历了三轮涨价潮,进入第四轮涨价,从IHS 公布的面板价格数据来看,由于32"面板持续产能不足,近期外部需求增加,32"面板成为抢手货,6月份涨幅超过6%,预计7月份涨幅超过8%,达到60美元的年内高点,40"、43"、49"面板6月涨幅接近1%,预计7月将有2%~5%涨幅,而55"面板预计价格保持持平。
小尺寸手机显示屏则因为智能手机出货下滑低价竞争的影响,导致供应链厂商利润进一步走低,近两年厂商库存积压只能减产,从而导致如今市场供货的不足。
中国面板产业的强势竞争面
对中国大陆厂商的竞争,韩日台液晶面板厂商疲态尽显,随着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在液晶面板上投资的不断减少、甚至关厂,中国的液晶面板产业却在不断崛起。
根据群智咨询的统计,到2017年中国大陆将会有超过28条4.5代以上液晶面板线,仅8.5代线就将达11条,中国液晶面板将占全球产能的1/3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而竞争对手如三星却不断关闭其落后产线,面对中国大陆的来势汹汹,韩国三星2016年一季度LCD 业务亏损6.7亿美元,如今三星已经将重点放在OLED 领域,并预期几年关闭于韩国的汤井7代线、天安6代线,并向Oxide 制程转换。
受到大陆面板业的投资扩建和产能提升影响,台湾厂商饱受激烈竞争困扰,出口衰退明显,正积极向着高端显示进军并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日本厂商则基本退出面板制造业的竞争,转向上游材料和设备端,并将投资重点转向OLED 领域。
大陆面板厂商受益此轮涨价
从缺货而导致涨价的液晶面板品种来看,主要集中于小尺寸的手机屏幕和中小尺寸的显示器屏幕,国内相关厂商直接受益此轮面板价格上涨,如面板厂商深天马A、京东方A、TCL 集团(控股华星光电)。模组厂商合力泰、星星科技。
虽然液晶面板3季度可能延续涨价势头,但是液晶面板产业依旧没有脱离产业竞争激烈的实质,涨价也是相对的,而且从目前的趋势看,缺货的情况还将持续。从我国面板产业发展的整体角度来看,韩国以及台湾面板产业的整体产能和品质水平目前依旧高于大陆厂商,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和积极开发高端显示技术才是我国显示产业脱颖而出的良策。
相关推荐标的
深天马A(000050)、京东方A(000725)、TCL 集团(000100)、合力泰(002217)、华映科技(000536)、华东科技(000727)
风险提示:面板产能提升导致的价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