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逐渐回稳
2015年为公司业绩低谷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3.06%,净利润4245.42万元,同比下降37.76%。而随着公司化学品、设备、划片刀等产品产能逐步释放,以及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另外公司处置孙公司江苏考普乐特种涂料工程有限公司股权,增加公司当期利润291万元左右,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13.17%-21.55%。我们认为,公司业绩低谷期已过,业绩逐渐回稳向好。
致力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围绕半导体产业链精耕细作
公司主导产品包括引线脚表面处理电子化学品和晶圆镀铜、清洗电子化学品,可广泛应用于传统封装市场、晶圆制造市场和以TSV为代表的先进封装市场。
随着今年入股硅密四新(45%)引进晶圆级封装后端清洗设备;入股恒硕科技(55%)进入晶圆级封装合金焊锡球领域。公司致力为客户提供化学材料、配套设备、应用工艺、现场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我们认为,公司战略布局清晰,未来围绕半导体产业链精耕细作,后续我们判断公司还将继续完善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布局,国产化替代也将进一步加速。
集成电路产业崛起,半导体材料迎来投资黄金期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的环境下和在国内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逆势增长,开始迎来发展的加速期。在制造环节,中芯国际28纳米产品的量产、上海华力的投产以及西安三星的产能的逐渐释放,2015年中国晶圆制造业增速达到了26.5%,以及紫光国芯定增800亿元和武汉新芯240亿美金用于投资存储器,填补国内Memory空白。出于对技术门槛考虑,国产化进程势必沿着封测-制造-材料路线传导,作为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的上游,半导体材料将步入国产化替代正轨,享受集成电路行业的盛宴。
盈利预测及估值
考虑到公司上半年业绩情况,下调公司业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6-18年实现营收为4.56/6.40/8.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4%、40.17%、39.09%;对应的净利润为6300万元/9613万元/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5%、52.58%、46.61%。长期考虑到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公司围绕半导体产业链深耕细作,作为半导体耗材稀缺标的,公司受益弹性最大,受益确定性最高,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