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M2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至11.8%,回落幅度超预期。M2回落存在基数因素,加上央行适度紧信用,三季度M2整体将低于二季度。如果M2增速回落不过多超出基数抬升的力量,表明货币供给相对是稳定的。
5月通胀回落,叠加M2、社融及信贷回落,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对央行回归“稳健”货币政策的判断,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点:1、稳定流动性;2、结构性滴灌;3、信贷政策谨慎;4、防风险。
5月M1与M2剪刀差扩大至11.9%,这仍然与房贷增加有关。5月住房销售增速高位上小幅回落,但房贷滞后于销售。随着后期住房销售增速回落的可能,下半年M1与M2剪刀差预计将收窄。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855亿元,打破前期市场上关于5月新增信贷仅一两千亿的传闻。一方面表明传闻往往不一定可靠;另一方面,如果传闻可靠,那么仍然反映出央行希望维持“稳健”货币政策,不希望数据出现大幅波动,干扰市场预期。新增信贷中,住户部门贷款是主要贡献,企业贷款较上月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去年同期。
5月社会融资规模仅6599亿元,低于前值和预期,主因未贴现兑银行承兑汇票、外币贷款以及债券净融资下降。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主要的下行力量,监管趋严、防风险使得银行新开承兑汇票减少:年初以来“票据”事件频发,央行要求银行加强自查,监管趋紧;此外,商品市场是票据业务一大领域,已被银行列入风险监控对象,相关企业授信额度也被压缩。5月债券到期量较多遇上新发行债券量不多,导致5月债券融资呈现净减少状态,这一状况很可能将在6月延续。随着人民币走弱,外币贷款去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减少。
企业去杠杆、去产能与财政政策积极、政府适度加杠杆并不矛盾。考虑进地方政府债置换后的企业中长贷累计增速依然不低,应该说政府对基建的调控能力在增强,这有利于下半年财政政策积极加货币政策稳健的政策主基调,有利于经济实现平稳下行。风险在于缺乏真正优质的项目以及地方政府不作为带来的基建实际落地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