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上市公司在解释去年净利润下降时给出了一个理由:上市前享受极高毛利率,上市后遭到同行和合作方冲击,因此利润迅速下降。
把利润下降的责任推到IPO身上比较新鲜,可是IPO承担不了这样的责任。
表面上理解,还真存在这种可能性。商场如战场,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应把己方信息当作商业机密,研发、采购和销售情况被竞争对手和客户掌握和研究,很可能做出针对性部署,影响己方战略。
这其中,毛利率是比较关键的数字,代表了谈判可以压缩的空间。在客户不知情的时候,还可以用“真不赚钱”、“赔本”来搪塞,现在真相暴露,对方可以在采购时给出一个能盈利但又赚不太多的价格,利润自然下滑很快。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应该上市,只要闷声发财就行。但这很难理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公司想上市,还有那么多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影响毛利率最重要的因素是成本和销售价格,这就牵涉到价格是怎么得来的。
如果卖的是消费品,比如格力、美的、小米,终端客户好像可以自由定价,但其实并不能。能卖什么价格是竞争的结果,也是实力展现,也要看品牌溢价。格力去年营业收入没有美的高,但双方净利润相当,就在于格力毛利率要比美的高不少。
格力、美的、小米的供应商,属于另一种情况,这些供应商面临的买主比较少,采购量大,有实力,好像在谈判中可以占尽优势,有能力压缩供应商价格。
A股很多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给大公司做产品配套。从毛利率看,这些公司在上市前后并没有明显波动,有些反而还在增长,比如三环集团(300408,买入)在2004年年底IPO,其2015年的毛利率为49.75%,而在2014年为47.49%。公司上市之前毛利率也在逐年增长,销售成本每年都在下降。
汽车制造公司毛利常常没有零配件公司高,往往是整车公司不赚钱了,零配件公司利润还很好。
零配件的上游是原材料商,这些产品更为同质,但想采购也要按市场价格,很难靠谈判降价。有些原材料只有外国公司能够生产,毛利率一直很高。近来锂电池原材料市场行情火爆,相关公司利润一定会大涨,是否知晓它们的毛利率根本就不重要。
毛利率和利润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企业经营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也反映市场地位和行情。没有公司竞争得过苹果,没人敢和苹果同一定位,所以苹果可以享受超高毛利率。是否知道毛利率其实并不重要,价格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由采购方决定。市场行情来了挡不住,行情去了也拦不住,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热点会不停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