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2016年4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之一:社会融资规模大起大落,预期分化和不稳定是根源

来源:中国银行 2016-05-1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第一,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减少,人民币新增贷款、企业债券和票据融资减少是主要表现。与往年不同,今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大起大落”现象非常明显,由1月份的快速增长,到2月份的断崖式下跌(相比1月下降了75%),再到3月份的超预期反弹和4月份的大幅回落(相比3月下降了68%)。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回落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企业债券和票据融资下降较快。4月人民币贷款相比月减少7620亿元,对社会融资规模环比下降贡献了48%;企业债券和票据融资则分别对社会融资规模环比下降贡献了27.5%和18.6%。在社会融资规模七大构成来源中,仅有股票融资和委托贷款对其下降起到了反向拉动作用,其分别拉动社会融资规模环比上升2.5%和0.2%。

第二,楼市上行预期弱化、债市风险加大和监管强化等是社会融资规模下降较快的重要原因。3月末,深圳、上海等城市纷纷提高了二套房首付成数等政策,一线楼市房地产发展过热势头得到遏制,也使得各界关于楼市继续大幅上行的预期弱化,并导致住房相关贷款减少。4月,住户部门新增贷款为4217亿元,相比3月减少2166亿元。新增债券融资下降较快则主要与二季度以来债券市场违约风险上升有关。5月12日,中债总指数为168.96,相比3月末下行0.62点,而一季度则是上行1.85个百分点。票据市场风险和监管强化则是导致新增票据下降较快的主要原因。4月份以来,各级政府加快了地方债务的置换(即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置换为地方政府债券,4月份约为3500亿元,而地方政府债券尚未纳入社会融资规模口径),相应冲抵了贷款增量,这也使得社会融资规模有所减少。除上述直接原因外,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数据大起大落其根源还在于各界对经济增长前景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和预期不稳定有关。通常来说,在经济前景不明朗、金融风险加大背景下,经济主体的预期往往不稳定,容易随着外部信息的变化而在短期内迅速变化,进而导致金融需求和供给都异常不稳定。

第三,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大起大落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未来需要着力构建稳定的预期环境。稳定的投资和消费预期是经济增稳长的关键,宏观管理政策要引导当前不稳定预期向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转变,更加注重沟通方式的选择。

第四,未来一段时间新增信贷有望恢复性增长。当前,新增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的大幅下降并不代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的根本转向。多种现象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进一步恢复。4月,PPI重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9.1%,相比上月上升了5.5个百分点,表明工业领域价格正在较快反弹,进而推动过剩产能消化和贷款需求恢复。此外,二季度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力的关键期。未来,随着对前期市场面和政策面等预期信息的逐步消化,内生信贷需求将发挥更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尽管债券市场在二季度仍有调整风险,但下行幅度有限,进而推动债市融资功能改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