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业绩靓丽、赶超创业板。截至2016年4月29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共6945家,其中6882家披露年报,54家公司因未能及时披露年报而暂停交易。2015年新三板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319.46亿元,同比增长16.7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8.71亿元,同比增长41.25%。销售毛利率25.68%,净利率7.87%,增幅稳定;ROE为10.5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ROA为6.11%,同比增加0.4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94.53亿元,同比增加0.05个百分点。制造业1755家挂牌公司一家独大;金融行业现金流最充足;教育业ROE和ROA均为各行业最高;批发零售业平均归母净利润为负,成唯一亏损行业。新三板ROE、ROA、净利润增长率水平及增速均高于创业板,体现了新三板更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
创新层品质优良、估值偏高。根据2015年年报数据,按照三个分层标准进行筛选,进入创新层的企业共有939家,占所有挂牌公司的比例为13.52%,其中符合标准一的有122家,符合标准二的有578家企业,符合标准三的有369家。同时符合标准一、标准二的企业有17家;同时符合标准一、标准三的企业有64家;同时符合标准二、标准三的企业有63家;同时满足三个标准的企业有13家企业。创新层企业虽将享受制度红利,但估值偏高,平均PE52倍。
基础层韫椟藏珠、价值洼地。在已披露年报的企业中,按照创新层标准筛选,落选的6006家企业将进入基础层。以相关复合增长率作为下一年度的预计增长率,预测下一年度将有31家企业以标准一进入创新层,并有567家企业将以标准二进入创新层。在6006家基础层企业中,有44家企业符合创业板上市的条件,存在转板可能。基础层蕴藏价值洼地,平均PE37倍,值得提前布局。
“僵尸”不“僵”、值得挖掘。新三板中未发生过交易和融资的企业被称为“僵尸”企业,但这些“僵尸”企业里,也能挖掘出可能符合创新层标准的企业。根据年报,从未发生过成交的企业有4018家,其中包含4家做市转让企业;从未增发募资的企业有4165家,既未发生交易也无增发募资的企业有3316家,均为协议转让公司,而这3316家“僵尸”企业中有247家企业符合创新层的标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