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落, 恒指全日跌196点, 收报19719点, 成交641亿元.
港股回落, 恒指最高报19882点, 跌33点, 最低报19595点, 跌320点, 波幅287点, 全日收报19719点, 跌196点, 成交641亿元, 5月期指高低位报19448点及19744点, 波幅296点, 收报19605点, 跌198点, 成交117003张, 低水114点, 5月国指期货高低波幅8251及8382点, 波幅131点, 收报8294点, 跌127点, 成交101161张, 低水7点.
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交249亿元, 中资H股指数高低波幅8274及8394点, 波幅120点, 收8301点, 跌112点, 成交114亿元.
今天大市出现明显跌幅, 恒指下试19600点的裂口区域, 但更值得关注, 是大市回落二百点, 但下跌股份多达1118只, 较上升股份414只多出倍半, 以二百点跌幅计竟然有千只回落, 可见今次是轮到股仔被抛售.
有外资基金大户看淡本地楼市, 这本身不是新闻, 最重要是看淡的原因, 可惜从报纸的内容看, 真是说了等于没说, 没有特别的理据去支持, 而本人可随时列举多项看淡楼市的原因, 第一当然是太贵, 这波楼市爆升期(其实严格来说是全球资产上升期)的原因, 是全球央行为了救市而人为的将息率压至0水平(即QE量宽), 而根据资本定价模式, 将现金流收入与息率作比较, 便可估计资产价值, 因此息率越低, 资产价格越升, 就是这个数学模式刺激全球资产上升(但经济却不是这样, 因此就算被称为印银纸的量宽, 只对资产价格带来通胀, 相反其他民生资产价格胀幅有限, 农产品又是另一游戏), 而目前美国开始加息期, 对全球资产计价带来的冲击, 值得大家留意. 而实体经济没有增加, 但楼市大升, 使供楼负担与市民脱节, 根本便没有任何的支持力. 而这两年中港矛盾, 旅游业进入寒冬期, 因此零售及饮食业面临严重的衰退, 恐怕失业率将大幅上升, 这些都应是人尽皆知的事. 另外两点更值得关注, 就是面对负资产时, 银行会否要求按时还款的客户补差价, 过去数年本人一直批评政府及银行没有告诉大家, 在现行监管条例下银行一定要求客户补差价, 因此当大量负资产出现时, 面对银行追收差价对楼市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 最后一点, 就是大部份(无论是二, 三手物业, 或一手物业)的地契期限是2047年, 如果银行楼按上限是30年的话, 代表2017年便是一个界线, 这对楼市有何影响, 更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