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行业策略:结合国内相关企业现状,我们认为科技巨头未来看生态布局和底层技术发展。其他公司短期看应用落地,中长期看数据积累构建的行业壁垒。行业方面优先选择安防、智能驾驶和语音、图像识别能够落地商业化的行业。
推荐组合:
从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划分上,短期关注能成功商业化的企业。建议关注新三板企业海鑫科金(430021.OC)、捷尚股份(832325.OC)
在主流的机器学习框架下,从人工智能的数据+算法+计算能力的三要素构成上考虑,建议关注地平线机器人和中科寒武纪。
在细分领域,建议关注图像和视觉识别的旷视科技(face++)、格灵深瞳、商汤科技、云从(佳都科技),语音识别领域的捷通华声(Q169597)、云知声、思必驰,智能客服领域的智臻智能(834869.OC)、中通网络(835426.OC),服务机器人相关的图灵机器人、优必选,智能驾驶相关的Minieye、驭势科技、国科微(新三板待挂牌)等。
行业观点
算法+数据+计算能力三轮驱动人工智能加速到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两起两落,目前是第三次崛起。算法、数据和计算能力不同程度的造成了人工智能历史上发展的低谷期。深度学习是目前最主流的机器学习方法和基础算法框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现在使用不同算法的结合在图像和语音处理中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机器学习的目标是真正实现无监督学习,在朝这个目标发展的过程中,迁移学习和聚焦模型是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人工智能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未来将适应“云+端”的模式,在IOT时代,用于“端”的机器学习计算能力,低功耗、低成本、低体积均是重要的发展目标。
政策助力,巨头加码,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战略意义,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对人工智能加紧布局。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开始大脑研究计划。国内对于人工智能的相关扶植政策已出台。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巨头也加大力度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人才争夺激烈。人工智能相关的创业公司也不断涌现,风险资本竞相进入。
人工智能的技术逐渐成熟,应用逐步落地:语音识别、图像和视频识别是相对成熟的技术,国内公司在相关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然语言处理是认知智能的更高层级目标,未来进步空间巨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走向成熟,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已开始逐步落地。
“+人工智能”成为行业和场景未来智能化的趋势: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变革的基础力量,对不同行业和场景的智能化改造是未来趋势。安防、金融、医疗、汽车、制造业、教育、广告、传媒、法律、智能家居、农业等均是人工智能落地的方向。
相关公司梳理:国内BAT已布局不同的人工智能领域,诸多创业企业或上市、挂牌公司也参与着产业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形成了从软到硬兼顾的产业链布局。新三板和诸多创业企业都处于风投等早期阶段。
风险提示
人工智能发展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科技巨头进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