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和“魏则西事件”牵涉最深的可能就是中源协和了,此前的3月4日,中源协和曾公告称,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以11亿元人民币收购柯莱逊100%股权,而柯莱逊正是此次事件核心风波公司。5月3日中源协和申请临时停牌对相关事项进行核查。
据中源协和此前公告表示,柯莱逊的主营业务为开展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研发,为国内近30家医院长期提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服务,并表示“柯莱逊是国内最大的免疫细胞治疗公司之一,虽然2015年净利润低于我们此前报告中预期的5000万元,但我们仍然维持预计今年8000万元净利润”。
在中源协和“6+1”全产业链战略中,核心之一就是“以先进临床检测及第二代以CAR-T、PD-1、GP96、Altor-803生物为主、治疗为核心的抗肿瘤医疗业务。”自去年12月以来,中源协和发布的4个对外投资公告中,有3个均属于免疫细胞领域,涉及细胞治疗技术、设备制造等领域。在4月29日中源协和发布的2015年年报中,其免疫细胞领域的收入达464.72万元,占总营收的0.6%。
有医药行业人士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中源协和是做干细胞存储起家的,但这个业务本身发展空间并不大,向外拓展的空间就是干细胞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目前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发展明显慢于免疫细胞治疗,中源协和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并购投资并没有错,但是选择的标的不是研究领域而是柯莱逊这样偏向于带来收益的企业,恐怕接下来并购将不会顺利完成。”
在中源协和2015年年报中,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48.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487.4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5258万元,同比增长43.17%。中源协和表示,经营业绩有较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并购,中源协和在收购的上海执诚公司,为公司增加净利润6723万元,基因检测业务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源协和在年报中亦对收购柯莱逊工作做了重点说明:“2015年,中源协和基于市值成长战略外延式并购仍然持续进行。中源协和设立10亿规模的并购基金来进行产业扩张,并作为劣后级有限合伙人出资1.25亿元参与设立湖州融源瑞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用于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柯莱逊是一家专注于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中源协和将其作为细胞产业链布局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