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6年4月20日,公司发布2015年年报及2016年一季报。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0.01亿元,同比增长18.7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亿元,同比增长12.25%,扣非后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0.24%,基本每股收益0.76元。每十股派0.8元(含税)。公司2016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9.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38.23万元,同比减少21.35%,扣非后净利润5382.00万元,同比减少14.78%,基本每股收益0.14元。
点评:
15年表现超预期,16年1季度受毛利率下滑所累。公司15年表现超市场预期,主要是因为四季度,国内新能源客车销量达到11.6万辆,同比增长3.5倍,助推公司新能源客车空调快速放量。公司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70%,占全年归母净利润的37%。16年一季度公司主要受毛利率大降3.4个百分点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1.35%。
新能源客车电动空调成为公司增长主引擎。受益于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公司15年新能源客车电动空调销售量超过16000台,同比增速超过200%。16年一季度受季节因素以及查骗补等一系列事件影响,新能源客车的销量环比大幅下滑,对于公司电动空调的销售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考虑到新能源汽车销售前低后高的季节性特点以及查骗补后整个行业的发展将更为规范和健康,我们认为今年全年新能源客车的产销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全年新能源客车电动空调销量将达到20000台以上,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传统大中型客车空调龙头地位难以撼动。目前国内的传统客车市场由于受到新能源客车的冲击,表现较为低迷。在此不利情况下,公司15年传统客车空调销售约30000台,行业龙头地位稳固。除了保持产品在一、二线城市公交中的较高的市占率,公司也在积极开拓二、三线城市,目前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福建、贵州、海南、江西等省市的二、三线城市的市占率也高达50%以上。随着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新的市场,公司有望在更多地区获得突破。
乘用车空调受益于进口替代及新能源乘用车的快速放量。在传统乘用车领域,公司作为市占率最高的国内乘用车空调供应商,目前主要给江淮、东风柳汽、长安、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配套。受益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替代和自身实力的增强,公司后续有望进入更多合资品牌的供应链,提升市占率。而在新能源乘用车车用空调领域,公司15年全年发货量达到2万台,配套江淮、长安等品牌旗下的热销新能源车型。我们认为纯电动乘用车今年的表现仍将十分亮眼,公司新能源乘用车空调的出货量也有望获得快速增长。
维持“推荐”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2018年EPS分别为0.83、0.91、0.98元,市盈率分别为19倍、17倍、16倍,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1)国内车市持续低迷;(2)新能源汽车增长不及预期等(3)公司盈利能力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