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季度市场预期的分化变得更加明显,单边的预期纷纷消失,对于股票和债券市场来说,震荡的格局开始显现。预期分化的焦点包括:第一,经济增长是否会更差?短期来看不会(至少二季度),下半年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第二,通胀上行是否阻碍货币宽松?我们判断货币政策年内维持宽松,受到通胀的干扰较少;第三,企业盈利是否能够有所改善?来自于成本端的改善效应在部分周期行业有所显现,消费和服务业局部盈利改善开始出现。第四,联储何时第二次加息?我们倾向于认为下半年可能加一次。
我们认为市场面临的核心变化在于,2016年政府政策全面转向维稳,有风险的改革政策再难以出现。
从股票市场来看,市场预期的分化较为明显。但我们倾向于认为,二季度受益于维稳意愿的进一步体现,股票市场的环境较为稳定,市场风险评价下降带来风险溢价下降,有利于股票资产价格。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第一,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储备资产开始稳定,汇率贬值预期有所缓解,8.11和1月份的情况不会重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向外开放则缓一缓了);第二,市场流动性宽裕,流动性价格稳定,通胀尚不足以改变货币政策方向;第三,融资节奏较为平缓,注册制改革延后;第四,局部行业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
股票投资策略上我们倾向于均衡配置,建议增配蓝筹,注重主题性博弈机会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胀弹性的防御性配置。第一,防御性板块(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和生物医药);第二,供给侧改革领域;第三,新兴消费板块,文化、传媒、体育和教育。
债券市场的核心影响因素是无风险利率下行受阻,信用市场的违约仍将延续风险暴露的态势,但仍属可控状态。当然债券市场的整体环境不会发生断崖式的变化,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仍将持续,商业银行可能将承担较多信用违约的损失,信用风险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可能性不大。债券市场仍是低利率时期的走量,价格层面的波动并不显著。
资产配置层面权益市场的配置价格开始逐渐上升,市场稳定本身有助于权益市场调整风险偏好并重塑市场逻辑,市场走势也将显著分化。债券市场继续跑量,低利率时期将维持较长的时间,无风险利率呈现窄幅波动的态势,信用利率则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流动性偏紧超预期;市场监管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