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工业企业利润回升,需求出现回暖迹象。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07.1亿元,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的增长由负转正,打破2015年全年下跌的颓势,说明工业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有边际改善的迹象。不过从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的数据来看,应收账款和库存仍然较高,工业企业的经营依然面临困难,而存货增速放缓反映了库存去化已有效果。总体而言,经济仍未走出“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的阶段,1-2月的工业企业利润出现回转是对前期“稳增长”措施的正向反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2015年工业企业状况持续低迷,因此去年同期的基数较低,这也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今年1-2月份的利润增速。
股市利好机会增加,债市短期调整压力较大。
在大宗商品及油价短期反弹、国内通胀抬头、投资增速回升以及两会“暖风”的背景下,3月份的中国股市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目前来看,1-2月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会对市场企稳回升的预期产生强化效果,对股市的利多会在短期内延续,而在整个经济转型期内股市的机会更多的是政策导向下的结构性机会,个股比指数更加重要。就债券而言,由于基准利率已降到历史低位,虽然和经济格局对应的利率仍有下降空间,但货币边际增速的下降趋势,使得短期再下行步伐会放慢,并且不排除出现短期反弹的波动风险。另外目前市场上经济改善预期利空债市,且近期债券市场违约频现,受信用风险暴露上升抬高的信用利差上升趋势已经形成,故债市的短期调整压力较大。
政策支持助力,弱增长有望实现。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回升是对市场低迷情绪的又一次提振,也是对经济触底企稳预期的强化。将投资增速的超预期回暖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显著回升结合来看,地产销售持续升温、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出现反弹,大宗商品及物价出现抬升、电气机械和食品行业利润总额增长加快,需求端的回暖有迹可循。两会中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将会极大释放经济运行活力。在5月1日“营改增”全面落实之后,企业税负有所下降,对于尚处在经营困难期间的企业来说,减税政策的利好叠加经济环境的改善预期,能够助力企业逐步走出低谷,并且助推去产能与产业改造升级,实现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的结合,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帮助中国经济渡过难关。在“底部徘徊,有限复苏”的经济格局下,预期未来中国经济将实现弱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