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十三五”规划落地,市场首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获政策催化。《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5年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此次汽车工业”十三五”规划对智能网联汽车制定了详细的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1级自动化)驾驶辅助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当年新车渗透率达50%,有条件自动化(2级自动化)汽车的当年新车渗透率达10%,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全面推广建立基础。此次规划细化及落地为我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无疑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自主式智能汽车+网联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通信与网路技术,使车辆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网联化决策与控制功能。智能汽车可分为“自主式”、“网联式”两类,两者并非独立发展路线,智能网联汽车即为两者融合发展的产物。
强烈关注ADAS系统渗透率超预期提升。
“智能化”及“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才是智能汽车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变革。车内、车际及车云(车载移动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统称为车联网,包含信息平台(云)、通信网络(管)、智能终端(端)三大核心技术。由此可见,车联网的发展是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此次规划的提出明确的我国智能驾驶发展方向,车联网相关基础建设加速发展,加快智能汽车产业化融合。
东吴汽车首推标的:强烈推荐拥有产业链最全布局,行业稀缺核心龙头亚太股份,维持“买入”评级。
建议关注:车联网UBI最纯标的得润电子;具有ADAS算法及汽车电子深厚行业优势的Tier1供应商东软集团;具有智能驾驶前装高清导航地图技术、数据、市占率优势,车联网产业链深入布局的四维图新;控股车联网及大数据服务稀缺标的英泰思特,旨在打造车联网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兴民钢圈。
(详见东吴汽车2月4日发布的《智能驾驶深度报告:智能驾驶浪潮剑指行业发展未来,变革引领全新驾乘生活》)风险提示:自主、网联式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低于预期;市场推广及应用低于预期;相关配套法规推出速度低于预期;车联网相关基础建设发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