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农业部公布2月份生猪存栏数据,生猪存栏36671万头,环比下滑1.8%,能繁母猪存栏达3760万头,环比下滑0.6%。环比下滑程度进一步扩大,超出市场预期。
评论
重视数据背后的意义:能繁母猪数据继续环比下滑,而且下滑幅度环比有所扩大,将为16年全年价格的强势奠定基调,我们认为,虽然市场对于产能出清带来价格上涨的逻辑认可较高,但市场预期差在于----极高景气之下,产能出清仍然在进行,供给缺口比预期还将扩大这一点上。我们再次重申背后的逻辑,最严环保政策、过长时间的亏损、后备母猪供应不足是导致本轮中小规模和散户补栏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16年“拆猪场”仍在持续,力度甚至强于15年,后备母猪供应不足的情况预计仍将持续一个季度左右,因此,我们判断补栏进程仍然会较为缓慢,厚积薄发,持续压制的产能修复进程,必将从猪价上涨的时间和空间上予以回报。
目前为止到8月份是最值得参与猪板块的阶段。我们于3月3日的报告当中明确提出,8月份之前是猪板块最值得参与的阶段,核心在于预期差较大,在此阶段,涨价的确定性最高,但预期并不高(比四季度因为需求旺季引致的涨价预期明显偏弱),除此之外,8月份之前,我们认为出现供给外生变量冲击的概率不大,进口方面有程序方面的时间制约,形成较为明显增量预计要到下半年(虽然我们并不十分担心进口,最核心的原因在于进口量占比非常小,而且全球贸易量仅占我国需求量的10%左右,价格影响是相互的,虽然会对国内价格有所牵制,但国内也会对国外价格形成拉动作用),能繁母猪补栏进程加快预计也将会是在下半年,因此,8月份之前会是难得的布局好时机。
关于春节后-8月份前价格节奏的判断:我们认为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春节至3、4月份,由于春节需求透支,以及香肠、腊肉等肉制品的挤出效应,猪价会出现季节性的下滑;第二:3、4月份至6月份,补库存需求拉动,将迎来一波季节性的上涨,开学、开工影响,渠道与社会库存消耗接近尾声,将会有一波补库需求,带动猪价回升;第三:6-8月份,供给缺口推动最明显的一波上涨,春节前后由于配种效率下滑(疫病、放假、天气等因素)往往会出现仔猪供应数量的环比下滑(仔猪价格上升已部分验证),因此往后4-5月后将会传导到商品猪的环节,供给将会出现明显缺口。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历史可验证性强,考虑到整个供给大环境全年都会处于收缩状态,以及今年1月份寒潮影响,仔猪成活率进一步下降,供应缺口预计将进一步扩大等因素,我们非常强调8月份之前涨价的确定性。
投资建议
“确定性”和“预期差”是我们推荐的最核心逻辑。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首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我们认为,涨价逻辑之下,全板块都将受益,温氏、牧原作为优质白马股,业务最纯正,成本优势明显,估值也不贵(14X2016PE左右),首两位推荐,正邦科技、天邦股份、雏鹰农牧、新五丰等弹性品种也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