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3月8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1)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再提速。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工作坚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在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和比例限制各方面实行了逐步松绑,保险资金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仅2015年,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的政策法规达六项之多。《征求意见稿》是对2010年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第二次修订,本次修订在2014年投资比例监管松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投资范围,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
2)险资投资范围进一步松绑,利好资产端:此次修订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允许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允许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允许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以设立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不动产基金等私募基金。《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到了保险资金可以投资的方向和范围,无论是在投资领域还是投资形式或者品种上,险资自由度均明显提升。险资投资范围的松绑,有利于险资寻求最优配置标的,投资端前移,降低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利好资产端。2015年,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收益7803.6亿元,同比增长45.6%,平均投资收益率从2012年3.39%提高到2015年7.56%,复合增长率30.65%。\3)投资扩围,助力保险行业竞争力提升。2012年随着监管放松、业务创新,大资管时代来临,证券、银行、基金、保险、信托以及期货之间的竞争壁垒被打破,资产管理行业的竞争日趋白日化,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手不仅仅限于同业,逐步涵盖其他金融领域的机构投资者。《征求意见稿》拓展投资范围,投资在多个领域的多个市场同时展开,有利于提高险资的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助力投资收益能力提高,促进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4)投资实体,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我国经济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的关键攻坚期,需要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领域。保险资金具有负债久期长、规模大的特性,引导保险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领域,有利经济转型升级。《征求意见稿》允许投资设立不动产、基础设施、养老等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有利于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养老社区等民生工程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提质增速。
3.投资建议
保险板块基本面强劲,“低估值+高增长+政策催化”,投资价值显现。按照最新经营数据调整之后的估值水平来看,保险板块P/EV倍数普遍在1.5倍以下,估值位于历史底部区域。基本面强劲,1月份保费收入再创新高。板块政策催化不断。3月8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公司名单(第二批)的公示》,新增9家保险机构获准经营个人税优健康险业务。后续成熟一家,公布一家。健康险业务有望持续受到关注。同时,保险行业后续商业养老险等相关利好政策依然值得期待。结合最新基本面情况和股价弹性,目前我们推荐的顺序为: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