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速创历史新高——1月金融机构债务数据综述
我们在中国社会4部门总债务中计算的金融部门债务包括两个部分,即其他存款性公司对存款性公司的负债和非银金融机构对存款性公司的信贷负债。出于金融机构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此对其进行分拆,对于其他存款性公司,我们集中关注央行每月公布的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因此,在债务规模测算上会有一些差别。
数据显示,1月底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速均较前值有所上升,整体来看,金融机构负债同比增速超过40%,创出历史新高。
对于银行而言,1月负债同比增速的上升主要来自对于央行负债的拉动,1月底该项负债同比增长85.6%,前值26.4%,这与央行报表中所反映的情况一致,即在1月央行通过各种工具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对于非银金融机构而言,1月底其对于银行的负债同比增速大幅上升,与此同时,1月底其存款同比增速较前值小幅下降;结合其他数据,我们猜测,1月非银金融该机构买入了大量的非标类资产。
市场观察:股票市场暴涨,债券市场利率多数上行
周三股票市场暴涨,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债券收益率多数上行。国债期货下跌,可转债继续上涨,美元兑人民币上行。
备忘录
1、3月2日,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穆迪:中国政府债券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确认Aa3评级。因中国财政的持续疲软,这反映在不断增加的政府债务水平之中。因资本流出导致的储备缓冲下降,这加剧了政策、货币和增速风险。中国的财政和外汇储备缓冲依然可观,政府得以有时间进行改革并逐渐解决失衡局面。预计中国政府债务2017年升至相当于GDP43%的水平。
2、3月2日,德拉吉:欧元区通胀活力不及预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致函欧洲议会议员JonasFernandez,称在新兴市场增长前景不确定性突出、金融和商品市场出现波动、且面临地缘政治风险之际,欧洲央行关于刺激措施的评估“必须被视作应对下行风险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欧元区通胀活力仍然低于预期;在筹备3月10日货币政策会议时,“工作就是确保所有的技术条件都到位,以便必要时所有范围的政策选项都可利用”。
3、3月2日,商务部:将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性措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称,商务部将加快修改“外资三法”,制定外国投资法,并争取在2016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
风险提示:有重要因素未列入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