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国海关公布1月份货物贸易统计数据,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降11.2%,进口同比下降18.8%,较去年12月外贸增速回暖后再度大幅回落。2016年外贸开局未能延续去年12月回暖趋势,但无需对前景做过度悲观判断。
出口增速回落与当月外需低迷有关。我国对美、欧、日、东盟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1月分别为-9.9%、-12.0%、-6.0%、-18.0%,增速分别较12月回落6.1、13.7、1.4、11.2个百分点。这与韩国、越南等出口型国家1月出口增速较12月明显回落相一致,反映了各国普遍面临1月份外贸相对低迷的问题。这一普遍外贸低迷现象与当月外部需求疲软有关。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欧元区PMI在连续三个月反弹后于1月份掉头下滑,日本四季度GDP意外大幅负增长,都影响了1月份全球贸易需求。
进口仍然承受着内需和价格的双重压力。受春节假期、寒潮天气和经济基本面调整的影响,1月份PMI再创新低,对进口需求增长形成压力。原油、铁矿石进口数量在12月出现远超历史水平的大幅增长后,1月份较12月分别下降19.6%、14.6%,回到了去年平均水平附近。1月份国际油价等初级商品整体价格也已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这一价格因素将持续影响进口金额增速。
尽管1月份开局不佳,但2016年外贸延续2015年持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我国外贸在2015年面临的一些不利因素将会在2016年逐步减少。一是全球价值链重构引发的生产端贸易需求衰退有望在2016年逐步见底,这对于高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我国外贸有重要影响。二是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际汇率高估对出口的影响将明显削弱。三是,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较2015年改善将提振贸易增长。IMF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4%,好于2015年增速2.5%。总体来看,2016年我国外贸增速目标可能设定为与全球贸易增速相仿的一个增速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