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加大,其稳定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民生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多措并举加大支出力度,赤字规模创新高。201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支出175768亿元,初步统计的财政收支差额为2.36万亿元,高于年初预算7351亿元,创历史新高。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扩大支出力度、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财政共回收存量资金3658亿元,用于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此外,中央还动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1124亿元,进一步加大支出力度。
减税降费力度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一方面,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增长放缓、物价走低、效益下降等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仅增长5.8%,增速较上年放缓2.8个百分点,低于年初预算1.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自1993年以来首次不及GDP增速。除了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调整外,“营改增”、小微企业、支持“双创”等结构性减税,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普遍性降费举措都是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重要原因。其中,仅小微企业和支持科技创新的减免税规模就达2400余亿元,直接带来了财政减收。
主体税种收入增速显著放缓,增值税增速由正转负。除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交易印花税等税种实现正增长外,其他主要税种收入均明显下滑:受工业生产放缓、PPI大幅下降等主要因素影响,国内增值税(剔除营改增收入转移影响后)出现199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0.5%);同时,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一般贸易进口大幅下降等因素,导致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下降13.2%,比上年低16.2个百分点;工业和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增速由正转负,拖累企业所得税(剔除退税因素后)仅同比增长4.5%,较上年下降5.3个百分点。此外,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相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收入增速也由正转负。
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加大,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尽管财政收入明显放缓,积极财政政策仍然通过扩大赤字、动用结转资金、盘活存量资金以及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利息支出等途径扩大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2015年,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支出增速大幅提高,分别快于上年4.3、7.3、7.1和6.8个百分点,对稳定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预计中央将通过适度提高赤字率、加大盘活统筹财政存量资金以及压减“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继续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与此同时,财政政策也将重点以大规模减税清费、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等为抓手,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