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快速成型制造专题会纪要:快速成型制造开启高端制造新时代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

近日我们于北京举办了“快速成型制造--3D 打印专题投资研讨会”,与会专家介绍了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展望。

会议纪要:

1.快速成型制造是一种增量制造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高度重视。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e)诞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 被认为是近20 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其是基于材料累加原理的快速成型操作过程,实际上是逐层叠加制造零件。可以形象化理解成一整条面包的结构是一片面包落在另一片面包之上一层层累积而成的。不受零件复杂程度限制,完全数字化控制等特点。

虽然各种快速成型技术的一般步骤都相同,但不同的工艺过程其生产制品的方法则有所不同,以下列出RP 工艺的主要几种类型。

快速成型制造行业在国外起源于80 年代,近年来得到了美国等国家的高度重视。奥巴马一度视人工智能、3D 打印、机器人是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三个重要支柱。并且3D 打印是第一个得到政府扶持的产业。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和商务部等5 家政府部门将共同出资4500 万美元,首笔资金为3,000 万美元;由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企业、学校和非营利性组织组成的联合团体将出资4,000 万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一所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的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研发3D 打印技术。

我国RP 研究工作起步于90 年代初,开始以RP 机器引进为主,加快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引进价格昂贵,如美国3Dsystem 公司生产的SLA250 系统售价20 万美元,SLA500 价格高达40 万美元,加之材料也依靠进口,使生产成本过高,往往是国内大多制造型企业无法承受的。为了解决中国制造业对RP 的迫切需求,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RP 研究,并取得较大的进展,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航等高校研究人员走在了前列。

2.未来需求广阔,市场空间无限。

该技术通过与数控加工、铸造、金属冷喷涂、硅胶模等制造手段结合,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强有力手段,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家电、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改善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工程和教学研究等应用领域也占有了独特地位。通常应用在产品试制和试验阶段,比如功能检测和装配检测等环节应用较多。

从趋势上来看,在航空器和医学及牙科领域的增速最快,09-11 年3 年间,航空器的市场份额由9.9%上升到了12.1%,医学和牙科的市场份额由13.6%上升到15.1%。

全球快速成型设备销售在2007 年达到4,930 台,到2010 年全球市场规模13.25 亿美元,其中服务收入6.51 亿美元。预计到2015 年超过30 亿美元,到2019 年超过60 亿美元。

美国一直是3D 打印设备的主要保有区域,2010 年美国保有量占比38.3%,中国占8.6%,比2007 年上升了2.1 个百分点。

3.投资建议

目前国内快速成型制造领域技术成果比较丰富主要是几家高校研究所,其中王华明教授团队的产业化成果较高。建议重点关注中航重机、南风股份、机器人,并关注我们的系列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南风股份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