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银行涉外收付款逆差扩大,国际短期资金加速流出。11月境内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出现逆差2789.22亿元,较上月的逆差620.31亿元大幅扩大。逆差规模扩大的主要在于货物贸易顺差大幅缩小以及证券投资、其他资本金融项目(包括贸易信贷、贷款、存款等)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货物贸易收付款差额由1291亿元降至194亿元人民币,由于涉外收付款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它无法说明对外货物贸易顺差规模大幅缩小,仅仅是现金收付差额变化,与国际贸易顺差的541亿美元并不矛盾。但是资本金融项目的逆差扩大则真实反映了国际短期资金在美元走强的环境下大幅流出。11月份美国经济运行形势比较不错,美元指数再次走强,一度突破100。
私人部门持汇意愿增强,资金外流形势仍然好于8、9月份。11月份银行结售汇出现逆差3490.13亿元,逆差规模较10月份的1278.85亿元再次扩大,同时为连续第五个月逆差,持汇意愿增强带来的资金外流压力仍大。但是需要注意到积极的信号,11月份结售汇逆差规模仍然小于8、9月份的逆差规模,这意味着资金外流的形势相对8、9月份来说仍然是转好的。外汇存款占比的数据同样支持这一观点:外汇存款余额占外汇存、贷款余额之和的比重由8月份的40.60%上升到42.86%。美元指数再次走强增加了国内私人部门持有外汇的意愿。但是11月15日我国开始实施个人购汇上缴20%风险准备金的政策,以及央行在外汇市场强势干预维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使得资金外流压力有所缓解,外流规模小于刚刚汇改的8月份。
央行干预汇市,外汇占款负增长。2015年11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减少2212.68亿,其中央行口径外占下降3158.02亿,非央行金融机构外占增加945.34亿。央行口径外占单月下降金额为史上第二高,主要原因在于为使人民币成功加入SDR,央行继8月份汇改之后再次干预外汇市场而消耗了外汇储备。非央行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与商业银行结售汇逆差数据相矛盾,可能是境外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结汇形成外汇占款所致,因为这部分交易不会被银行结售汇数据统计。总体来说,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再次下降,资金外流压力在10月份本已有所缓和,但在11月份再次加剧,这与结售汇数据的结论保持一致。
综上,涉外收付款、结售汇与外汇占款数据均表明11月份我国资金外流压力较10月份有所加剧,但形势仍然好于8、9月份,这得益于央行动用外汇储备干预汇市以及通过行政政策限制居民购汇行动。对于未来随着央行一定程度上淡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资金外流形势有可能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