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有望十年十倍,RIO波动后仍可能高成长

来源:平安证券 作者:文献,王俏怡 2015-11-3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摘要:人口结构变化、龙头企业引导、预调酒2010年前后转向非即饮渠道,推动行业爆发。作为一种填补了年轻人及女性酒精饮用需求的低度时尚酒精饮料,预调酒需求客观存在且仅是开始。我们估算,中国预调酒市场仍有望10年再增10倍。RIO在行业爆发早期已建立起品牌、渠道、产品基础,1H15超高速铺货带来的波动可能延续至1H16,随着市场库存消化及公司调整,之后RIO有望恢复高速增长。

预调酒作为低酒精度时尚饮料,填补了年轻人及女性的酒精饮用需求。传统的白酒、啤酒是中国的主流酒水品种,主要满足社交聚众型需求,2014年营收及销量占比都在90%以上。相比传统酒精饮料,预调酒酒精度低、口味似饮料、品牌形象更时尚,满足了年轻人及女性的个性化、差异化酒精饮料需求。成熟市场上一般是老牌酒类生产商发展出副线的预调酒品牌,且销量显示低酒精度时尚饮料需求客观存在。日本人均预调酒消费量最高,参考其经验,健康、佐餐及年轻人是预调酒发展动力。

非即饮渠道、人口结构、龙头企业,三因素引导预调酒爆发。90年代,预调酒开始在即饮市场如KTV、酒吧等试推广,但因即饮市场规模较小、竞争激烈,销售并不理想。伴随人口结构变化,及主流企业百润和百加得转向规模更大的非即饮市场,并通过精准定位20-30岁年龄层及女性消费者、加强营销上对消费者积极教育,预调酒10年开始加速发展。我们估计,预调酒行业容量从09年的1-2亿元增长至15年估计40-45亿元。预调酒仍可进一步细分,未来渠道及产品均存在变化机会,但竞争模式可能与传统酒精饮料企业完全不同。

中国预调酒市场完全可能10年再增10倍。2014年,中国预调酒人均消费量、预调酒消费量/人均啤酒消费量均显著低于成熟市场。仅假设90后人群有正常的预调酒需求,我们估算至2024年16岁以上该类人群规模也将有3.5亿人,按英国人均消费量算,预调酒市场容量也可能达到7.35亿升,若参考日本人均消费量,则市场容量可能高达24亿升,分别相当于14年的6倍、20倍。市场扩容的动力主要是消费人群的代际变化。从渠道结构看,未来商超覆盖率将继续提升,当前仍是蓝海的餐饮渠道也具备占比提升的可能。

百润波动后仍可能高成长,新玩家值得期待。14、15年行业爆发,百润通过植入广告等手段,已建立起品牌、渠道及产品基础,1H15市占率可能已从14年的40%提升至70%。1H15超高速铺货可能短暂透支了市场,库存消化需要时间,虽15年11月百润开始大规模招聘餐饮经理,可能加大餐饮渠道启动力度,但调整仍可能延续至1H16,之后可能恢复高增长趋势。预调酒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传统酒精饮料企业和非酒精饮料企业均有各自优势,但普遍需针对预调酒进行目标人群、品牌形像、产品、渠道体系进行调整,即使同样低酒精度的啤酒和黄酒亦如此,故跟进并非轻而易举,管理层需下决心肯持续投入才可能跟上。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需求不达预期、食品安全事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