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消费通胀率在10月份再度放缓,而于此同时,工业品价格则连续44个月录得下跌。原因在于下跌的国际原材料价格以及国内食品价格等,都对物价水平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
中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在10月同比上涨1.3%,显著低于9月份的升幅1.6%,也低于市场各界已经相当保守的预期值1.4%,同时,物价水平环比下降了0.3%。消费物价的下跌主要是受到了食品价格下跌的带动,在炎夏季节过去后,主要副食品如猪肉、禽蛋和鲜果鲜菜价格均相比此前有所回落。相比起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食品价格在中国的CPI数据组成中有着更高的权重。
与此同时,中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在10月再度录得同比5.9%的降幅,与9月份的降幅持平,降幅也大于经济学人士预测的5.8%,环比则下降0.4%。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则也是被认为是拖累中国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的主因之一。
在CPI和PPI表现都明显逊于预期的状况下,中国经济总体表现疲软的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确认。而低企的通胀率也使得中国央行在此后推出更多宽松新政时减少了更多顾虑。因此,仍不排除中国央行在年底之前还会采取进一步的政策宽松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