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外贸形势环比再度恶化。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232亿美元,环比下滑276亿美元,同比下降12.1%,降幅创年内第二高位。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跌幅由上月的3.7%明显扩大至6.9%,弱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10月外需的再度恶化以及人民币再度升值。进口跌幅则由上月的20.4%收窄至18.8%,略好于我们预期,主要反映了去年同期基数效应的减弱。10月出口的回落表明外需依然脆弱,发达经济体情况略好于新兴经济体,但其复苏力度依然微弱,不足以改变整体外部需求的恶化趋势。
出口方面,10月出口的恶化部分反映了去年高基数效应,但也表明外需仍在震荡走低。从金额来看,10月出口金额为1924亿美元,较9月前值低132亿美元,结束了此前出口金额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的趋势。在10月人民币兑美元有所升值的情况下,出口的环比及同比下降反映了外部需求走弱以及人民币干预性升值的共同作用。10月我国对东盟、美国、日本及欧洲的出口金额环比及同比均出现明显恶化。10月对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分别为-10.9%、-1.0%、-7.7%和-3.0%,较9月前值的6.0%、6.8%、-4.6%和-0.2%均出现大幅恶化,表明了外部需求四季度仍在震荡,整体仍有继续下探趋势。从出口产品来看,10月纺织品、玩具、塑料制品等低端制造业产品以及集成电路、数据处理设备等中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均出现同比下降,但前者降幅大于后者,显示外需倒逼国内产业升级及低端产业出清的状况。未来来看,目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四季度外需及大宗商品的复苏或弱于预期,出口在高基数效应较弱的基础是或出现转负为正,但同比增幅仍将微弱。
进口方面,10月进口金额为1308亿美元,较上月下降144亿美元,为年内第二低点,同比下滑18.8%,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10月进出环比跌幅的收窄主要由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然而从我国进口结构来看,我国进口以大宗商品类原材料为主,在大宗商品供需调整尚未结束的情况下,进口受商品弱势影响尚未结束,预计未来进口仅能在高基数效应减弱的作用下实现同比跌幅的缓慢收窄,但进口弱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政策方面,10月出口的再度恶化超出市场预期,或表明四季度外围经济形势整体仍有继续下探需求。在外需走弱、进口跌幅收窄的情况下,四季度衰退式顺差对GDP的贡献较三季度将下降,进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10月物价水平继续回落,GDP平减指数已由正转负,为进一步宽松创造了条件。10月美国非农就业大幅超预期,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我国央行或赶在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前实施降准等进一步宽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