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世卫组织红肉致癌事件点评:食品安全重于天

来源:信达证券 作者:康敬东 2015-11-04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事件: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日前将香肠、腊肉等加工肉列为“致癌食物”,红肉则被列为“可能致癌的食物”。世卫组织认定,红肉“很可能致癌”,其风险评级比加工肉制品低一级。学者呼吁公众尽量避免食用加工肉制品,转而食用豆子沙拉补充所需营养。除了加工肉制品和红肉外,其他115种物质也可以致癌。

点评:

WHO建议减少肉类摄入。在全面审阅了所累积的科学文献后,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刊组召集的来自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将食用红肉归为“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 级别(2A类)。这一结论是基于“有限的证据”证明食用红肉在人类中会引起癌症,并有“强有力的”机理证据支持其致癌作用。对这一关联性的观察主要涉及结肠直肠癌,但与胰腺癌和前列腺癌也存在关联。红肉指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比如牛肉、小牛肉、猪肉、羔羊肉、羊肉、马肉和山羊肉。加工肉类被归为“人类致癌物”(1类),这是基于有“足够证据”证明食用加工肉类会在人类中引发结肠直肠癌。专家得出结论认为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受WHO研究结果公布影响,意大利屠宰厂工会指出,意大利27日的红肉销量骤减两成。

观点虽无新意但体现了WHO的责任感。食用肉类特别是加工肉类对健康的影响早已为世人熟知。此次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工作组的研究仔细考虑了许多国家有不同饮食习惯人群食用红肉或加工肉类与十几类癌症关系的800多项研究。最有影响力的证据来自过去20年进行的大量前瞻性队列研究。这表明WHO的研究只是肯定了此前的研究成果,更多的体现了WHO的专业社会责任感。

必须反思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狂潮对农业、食品产业所有环节均产生几乎难以逆转的深刻变革。尽管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物质极大丰富,本质上食品安全问题却日趋严重和恶化。究其根本,在市场监管缺位的条件下,厂商出于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尽可能延长货架期、以满足各类需求和培育各种消费热点为口号,盲目照搬西方一些“成功”经验,大力发展与食品相关的食品全产业链,一味追求规模、产能和经济效益,严重忽视食品安全性,不仅如此行业的发展更是以牺牲食品的安全性为代价,从而陷入畸形和无序发展状态。尽管经历无数次惨痛教训,但在市场大潮的推动下,食品安全几乎鲜有改善的迹象。这不能不令我们痛心。

饮食理念盲目接轨直接威胁国人健康。我国食品消费理念近三十年来一直受西方发达国家消费习惯影响,资本和产业布局也是如此。中国人传统健康的生活模式包括饮食文化都遭到了无情的颠覆。我国1980年植物油产量仅224万吨,而2014年达到6534万吨,增长了28倍,这还未包括进口的植物油。而同期人口仅增长39%。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球植物油人均消费量为18.01公斤/人,而中国则为52.06公斤/人。对于植物油和动物油利弊的消费误区也由来已久,国际学术界近年来对动物油的原有偏见正在被颠覆,而植物油对人体的种种危害也在不断被消费者了解。

投资评级:当前农业政策频出,农业改革大势已定,势必对中国三农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尽管农业多板块从行业角度来看受到冲击较大,且仍无回暖迹象,我们对今年农业政策年的判断不改,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可能遇到的阻力过大、农业政策可能发生变化,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恶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