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近期美国上市中国太阳能股的涨势超出了其基本面
年初至今,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股已上涨150%,主要缘于:1)产品均价前景启稳,因而2013年上半年盈利能力的前景改善;2)中国刺激政策的改善,尽管行业自身缺陷(行业准入壁垒较低且中游产能持续过剩)仅略有好转。经过对过剩产能的分析,我们认为中游企业基本面所面临的下行风险日益上升。
新“行业规范”对于中游过剩产能而言似乎不那么有效
主要由于:1)对已有中游企业(电池/组件)的产能规模要求过低;2)新增多晶硅/硅片/电池产能均受制于行业准入条件,组件产能却没有。
30GW国内有效产能的迁移:转移、外包或扩张…
1)赛维/尚德的产能重新回到产业链;2)领先的一线生产商将业务外包至于/三线生产商;3)内需向二/三线产能开放;4)一线生产商再度扩张产能。
晶体硅组件仍是2014年的必争之地:中国企业仅有20GW的市场空间
我们预测2014年晶体硅组件可渗透的潜在市场为37GW(全球组件总需求为40GW)。然而,由于全球中国以外地区存在17GW的有效晶体硅电池产能,中国晶体硅组件生产商可渗透的潜在市场仅为20GW左右。因此,我们认为有效产能将出现10GW的过剩,足以满足2014年任何被低估了的需求上行空间。
看好保利协鑫—本土上游领先企业
我们认为仅上游行业出现了结构性改善,因为全球多晶硅有效生产商的数目已经从2011年的68家缩减至了目前的11家。随着需求前景改善/新增产能减少,我们预计2014年多晶硅供应量将出现约1万吨的短缺。
由于国家政策的可预见性高,国内领先一线多晶硅生产商可能较其中游同业获益更多,而后者仍受困于产能过剩,因此利润率复苏的上行空间也有限。我们基于保利协鑫的上游业务和本土业务为主的布局重申强力买入该股,卖出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和英利绿色能源,以反映对其2014年利润率复苏可持续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