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央行仍维持目前2.75%的基准利率不变,外部环境复杂性加大是目前多数亚洲国家央行选择货币政策按兵不动的主要理由。今年一季度以来,全球经济保持弱复苏的运行格局。日本新政府推出无限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对欧元区复苏忧虑不减;相比之下,美国则逐步进入温和复苏阶段,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也逐步放缓,东盟等新兴市场国家因强劲内需的推动保持了稳步增长。发达经济体特别是日本激进的无限量宽松政策,加剧了国际政策协调的难度。如何谨慎对待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已经成为目前亚洲多个新兴市场国家所关注的风险重点。
今年第一季度泰国经济增长幅度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大幅增长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2月份泰国的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已经呈现增长放缓态势:整体民间支出增幅有所放缓,工业生产指数下滑1.2%,外贸状况仍表现较弱,2月出口额降至近5个月来最低。由于目前泰铢持续快速升值,泰国出口商还将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未来出口增长仍趋于缓慢。
上周二(4月9日)泰铢对美元汇率突破29泰铢兑1美元,创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近16年来的新高。截止今年4月,泰铢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5%。预计泰铢升值情况将持续至今年第二季度。作为出口导向型并且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经济体,泰铢持续升值的负面影响也将逐渐显现。就目前泰国出口商状况而言,中小型企业的形势最为严峻,一方面最低日薪300铢政策将加剧这类企业劳工薪资成本上涨,甚至引发劳工短缺问题。另一方面,泰铢升值对中小企业出口商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泰国央行和财政部已经开始密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和泰铢汇率变动情况。
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也助推了泰国的股票市场。截至4月12日收盘,泰国综指年初至今累计上涨9.73%,也成为亚太股市中继越南、菲律宾、印尼之后表现抢眼的地区之一。物价方面,今年3月泰国国内通货膨胀率继续放缓。泰铢对美元升值,政府延展交通出行的生活费用救助措施并推迟调整液化石油气价格结构的计划等因素令第一季度泰国通胀率低于预期。3月泰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5个月上升,一季度泰国旅游业情况仍乐观,4月12-16日的宋干节将有望继续为泰国旅游、酒店、零售业创收。展望第二季度,国内消费和投资将继续成为泰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然而国际风险因素、资金流动以及泰铢汇率走势仍将对于季度经济走向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