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0月15日,央行公布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05万亿元;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3.1%,M1余额同比增长11.4%。
点评
1、受益于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回暖,新增信贷超预期
9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5万亿元,同比多增1928亿元,环比多增2404亿元,大幅高于历年同期水平,超出市场预期。分部门来看,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新增3401亿元,同比少增393亿元,环比少增20亿元,其中票据融资新增284亿元,同比少增574亿元,环比少增2173亿元,大幅下降;中长期贷款新增6811亿元,同比多增2294亿元,环比多增2739亿元,中长期投资有所恢复;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256亿元,同比多增1549亿元,环比多增401亿元,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后新增房贷的拉动。
9月新增信贷超预期,主要是受益于基建投资加速和房地产市场回暖,同时票据融资大幅下降,近期的稳增长政策展现实效。
2、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回升,融资需求改善
9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3万亿元,环比增长2177亿元,同比增长1645亿元。从分项结构来看,对实体经济贷款新增1.04万亿元,环比多增2638亿元;外币贷款减少2345亿元,环比多减1725亿元,降幅显著扩大;表外融资增加1003亿元,环比多增1065亿元,由收缩转为扩张;9月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创2013年4月以来的新高,股票融资规模虽然有所收窄,但直接融资规模仍占社会融资规模的30%以上,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9月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回升,实体经济贷款、表外融资和债券融资均有所增加,说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需求改善。
3、银行存款持续大幅减少,财政投放力度依然较大
9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192亿元,同比少增1.24万亿元,环比少增3724亿元,持续大幅下滑。其中,居民存款增加7631亿元,或受中秋和国庆节前消费的影响,但仍低于历年同期水平;财政存款减少3092亿元,环比少增1502亿元,财政投放力度依然较大;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1.22万亿元,环比少增4288亿元,同业存放持续收缩。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降低0.4个百分点。
4、M2同比增速小幅下降
9月末M2余额135.98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近期外汇占款持续下行,基础货币投放收缩,但新增信贷超预期,财政投放力度依然较大,增加了货币派生,M2同比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
9月末M1余额36.4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6.6个百分点。
5、政策还需维持宽松
在宽财政和宽信用的共同推动下,9月金融数据表现较好。一方面,财政投放力度不减;另一方面,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回升,新增信贷超预期,且受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拉动,中长期投资改善明显。虽然近期降准的概率下降,但三季度GDP增速破7的概率较高,经济增长仍处于寻底的过程,且9月CPI降至1.6%,提供了降息空间,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需维持宽松。
结论
1、9月新增信贷超预期,主要是受基建投资加速和房地产市场回暖的共同拉动,稳增长政策展现实效。
2、9月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回升,对实体经济贷款、表外融资和债券融资均有所增加,说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需求改善。
3、虽然近期外汇占款持续下行,但新增信贷超预期,财政投放力度依然较大,9月末M2增速小幅下降。
4、9月金融数据表现较好,但三季度GDP增速破7的概率较高,经济增长仍处于寻底的过程,且9月CPI下行,提供了降息空间,我们认为政策还需维持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