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与逻辑1-8月工业利润降幅进一步扩大、产能利用率仍在走低、上市公司中报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收入增长背离,显示企业盈利依然疲弱,三季报压力仍需释放。四季度市场驱动力虽非企业盈利,但不佳的盈利仍压制市场。
股市“调整”前后,无风险利率中枢稳中趋降。
三季度末,场内融资余额跌破万亿,场外清理配资进入尾声,公募基金仓位以及基金发行规模皆进入历史低位,显示四季度市场风险偏好重新进入低位,资产价格的风险溢价有望见底回升。
在企业盈利、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三个资产定价因素中,四季度市场核心驱动因素依然是风险溢价。
未来美联储加息的时空节奏上可能均较为温和。四季度加息本身对风险资产的压力有限。经济走弱隐忧依然将阴霾不散。
市场估值结构进入较难打破的“均衡”状态。创业板综指、银行板块、以及两者的PE估值倍率通过3个月调整,均已经回到牛市启动前的“均衡”状态,短期内将很难被打破。在四季度市场有限的结构腾挪空间内,主要的市场机会依然指向中小创股票的“巷战”。
我们认为“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十三五”规划注定会成为最关键的五年规划之一。规划的重点方向在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而“惠民生”和“区域与环境治理”也将是协调发展的重点。其中可能涉及的四季度投资机会存在于:信息安全、工业4.0、环保、在线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海绵城市与城市管廊建设、国企改革(军工)、东北西藏区域等。“十三五”规划大概率成为激活中小创“旧成长”的催化剂。
无论是“秋收起义”还是“春季躁动”,在大盘有限腾挪空间内,寻求结构的自我修复,将是市场的基本特征。相对而言,10月底以后,确定性机会更多。随着改革和创新催化剂的积累,在中小创“旧成长”的“新巷战”中把握机会,或许是四季度市场超收所在。实战操作上,8月28日周线跳空缺口的压力对四季度市场形成第一压力位。
上海证券研究所2015年四季度策略投资组合:瑞凌股份、永利带业、尔康制药、天喻信息、春兴精工、得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