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需求强劲,野蛮成长政策收紧。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的结果是国际学校关起。截至2013年末全球英语教学的国际学校超过6000所,在校学生超过300万人。预计2020年全球国际学校数量将达到11000所,学生规模将达到500万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
中国国际学校需求强劲,目前已开设338家国际学校,学生规模17.74万人,预计到2020年学生规模将达到31.54万人。公办国际学校导致公共资源的私有化和商业化,引发教育公平问题,2013年教育部要求各地整顿和规范公办国际学校,2014年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城市收紧政策,不再新设、新批公办国际学校,并逐步向关停没有拿到教委办学资栺的公办国际学校,行业政策逆转,公办国际学校将大幅压缩,民办国际学校迎来政策东风。
三大课程各有千秋,国际学校贵在出路。中国国际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有A-Level、IB和AP,A-Level课程是英国本土的高中课程,课程学制2年,修完后可以申请英联邦国家大学;IB课程是广泛吸收当代发达国家主流课程体系的优点而自成体系,具有与世界各国主流教育课程体系之间的兼容性,又有自身教育理念的独特性,可向全球100多个国家1000多所著名大学申请入学资栺。AP课程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预修课程,可以获得美国大学学分,目的是给一些优秀的学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的机会。国际学校可贵之处在于找到了替代高耂的路径,学生进入了全球招生系统,并有读全球最顶尖大学的机会。根据IBO最近公布一项报告,中国IB毕业生71%进入全球排名前500名的高等院校。
国际学校三分天下,需求导向集聚一线。中国国际学校主要有外办国际学校、民办国际学校、公办国际学校,外办国际学校仅能招生外籍子女和港澳台护照子女,民办国际学校和公办国际学校可以招生中外学生。目前,外办国际学校、民办国际学校和公办国际学校三分天下,外办和民办国际学校可以开设幼儿园到高中课程,公办国际学校仅能开设高中课程,但未来公办国际学校将大幅压缩,民办国际学校迎来政策东风。国际学校基于需求开设,集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际学校数量分别为20所、20所、9所和6所,合计占比4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