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沪综指在3000-3200区间的脉冲波动,买卖冲动通常通过两个“激烈分歧”来释放:监管层对于场外配资的态度和美联储加息。
上周证监会向各地监管局下发《关于继续做好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通知》,明确了规范场外配资不要“一断了之”。相对于“暂缓”与“一刀切”,算是一个中性偏正面的政策表态。可以预见,规范场外配资作为前期市场波动的诱因将显著弱化。进而,市场对于供需关系的关注,将逐步回归到新平衡重建的多重因素,如产业资本卖出受限,IPO暂停等供给受限,以及证券交易结算保证金余额边际减少、新发基金规模大幅下降,场内两融降杠杆、场外配资清查退出等需求下降。
上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主要是美联储考虑到近期全球市场出现的波动,对于美国的通胀构成了下行压力,加息有悖于美联储就业和通胀的目标。同时,可认为是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做出的反应。因此,后续我们需要关注两点:首先,此次美联储收紧政策影响可能相对“温和”,一方面收紧信号本身不会像2013年那么强烈,另一方面,相关市场已经为预期付出了代价。其次,上周五欧美股市与原油价格的下跌,是否预示着此次美联储按兵不动,再次点燃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的忧虑,这种预期转化向A股市场反馈的压力,是需要关注的。
规范场外配资力度缓和、进程不变;美联储加息也仅是时间上的延后。这两个曾经引发市场“激烈分歧”的波动因素,短期内已经趋于明朗,相关的市场猜测与预期重回原点。在没有出现新的焦点分歧之前,本周开始的市场波动,将更多地由市场的内生性来主导。因此,从市场目前结构特征演化来看全局,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