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8月社会融资1.08万亿,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7756亿元,同比环比均多增,显示实体融资需求或有改善,但规模仍处年内较低水平。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改善不明显,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继续减少,对应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近期持续高增长,反映企业票据贴现需求较高。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进一步提升,而股票融资规模下降,对应目前股市疲弱,融资需求将向债市和非标转移。记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广义社会融资余额增速继续回升,但幅度依然平缓,利好四季度经济企稳,但带动作用可能不强。
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较上月明显少增,主要源于对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减少546亿元,环比上月少增9400亿,对应证金公司将部分股票转让给汇金后可能偿还了部分贷款,鉴于证金公司的自身定位,预计这种变相退出的过程还会继续,因此对非银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后续有望逐步减少。8月中长期贷款占比50.3%,在近几年中并不算高,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维持较高水平,对应房地产销售的持续改善。企业部门的贷款增长主要为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增长维持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企业投资需求不旺。
存款方面,非银金融机构存款8月份减少7956亿,拖累整体存款规模的增长,但财政存款减少1590亿元,往年同期多为增加,说明财政存款下拨力度加大,有利于基建投资。
M2同比维持在13.3%,继续体现救市对存量货币的影响,9月降准资金释放将提升货币乘数,有利于M2继续维持高位。M1增速回升至9.3%,好于预期,M1与M2的剪刀差明显收窄,显示出存款活期化迹象。
当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9%,比上月高0.28个百分点,显示银行间资金有所收紧,或与人民币贬值引发的资金流出有关,因此可以看到央行再次加大了宽松步伐。未来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了银行间资金面的不确定性提升,为应对这一状况,央行宣布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并且规定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我们认为此举从量上考虑,释放的资金规模无法与降准1个百分点相比较,更多的作用在于增加银行资金灵活性,以便为应对阶段性的资金紧张流出更大余地,减少利率波动,同时由于银行资金面波动减小,银行或可适当减少超额储备规模,可起到一定的资金释放作用,但规模可能有限。
总之,货币数据有亮点,如社融余额增速回升,M1的增长,但同时汇率层面增添了不确定性,落实到政策层面,货币宽松会继续推进以保证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特别是短期利率要维持低位为长端利率住不下已提供条件。未来继续降准概率较大,降息仍有空间,但受制于CPI走高,央行或趋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