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8月份,CPI同比上涨2.0%,涨幅创去年8月来新高。其中,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2.2%。1-8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1.4%。
8月份,CPI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价格上涨0.1%。
8月份,PPI环比下降0.8%,同比下降5.9%。PPIRM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6.6%。1-8月平均,PPI同比下降4.9%,PPIRM同比下降5.7%。
点评:
CPI同比升至2.0%,略高于市场预期均值1.9%。非食品同比与上月持平,食品同比较上月大幅回升1个百分点,带动CPI同比走高。CPI环比升至0.5%,略高于历史同期均值,其中食品环比从上月0.7%上升至1.6%,主要源于蛋、猪肉和鲜菜的大幅上涨。蛋价和蔬菜上涨属于季节性规律,高温天气导致供给减少,9月天气转凉后供需结构改善,二者价格有望出现一定回落。从实际数据来看,9月首周,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和农业部监测的鸡蛋批发平均价都出现了回落,商务部监测的蛋类价格环比仍在上涨,但涨幅较8月明显收窄,整体符合上述结论。猪肉价格8月上旬继续快速上涨,随后步入高位盘整,同期玉米价格快速回落至年内低位,导致猪粮比价进一步提升至接近7.8的高位水平,有助于生猪补栏。生猪存栏在7月份出现止跌并小幅反弹,但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继续下降,供给的恢复偏慢,或导致猪价将在较高水平维持更长时间。9月之后,天气转凉、双节将至、学校开学等因素均利好需求端,为猪价继续上涨提供空间,但整体经济形势不佳意味着需求的提升力度可能弱于季节性,加上供给端开始逐步恢复,猪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会比较有限,未来猪价对CPI的拉动作用会有所减弱。
非食品分项中,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环比大跌4.9%,国际油价8月持续下跌后于8月底快速反弹,但因国内调价相对滞后,8月国内油价变化主要反映了国际油价在7月和8月的下跌过程。近期油价表现相对平稳,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出现上调。衣着价格8月份继续季节性回落,9月开始有望出现快速回升。
整体看,9月份,猪价上涨压力将有所缓解,除鲜果价格有望出现较大幅度的季节性上涨外,其余食品价格预计以平稳或回落为主,食品价格涨幅将较8月收窄。而另一方面,随着衣着、服务类价格的季节性上涨,9月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将有所提升,从而推动CPI环比维持较高水平。预计9月CPI环比0.4%,因翘尾因素迅速走低,9月CPI同比预计小幅回落至1.9%。
PPI同比回落继续超预期,环比继续走低,显示通缩在进一步恶化。RJ/CRB商品价格指数同比8月大幅走低,显示输入性通缩还将加剧。采掘、原材料、加工工业价格的同比跌幅同步扩大,但加工工业环比较8月小幅改善,采掘和原材料环比跌幅显著扩大,显示上游行业价格下行压力更加凸显。近期,国内主要金属价格有所反弹,螺纹钢价格再探新低,水泥、玻璃等价格仍处于下行趋势中。预计9月PPI环比-0.6%,同比进一步降至-6.1%。
政策方面,PPI持续走低显示稳增长力度还需加码,但CPI已经高于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75%,或令央行在货币宽松方面趋于谨慎。但基于对经济仍将下行的判断,我们认为防通缩和降低融资利率仍是政策考虑的重点,通胀压力无需担忧。因此,随着稳增长压力的进一步提升,降息仍有空间,货币政策引导长端利率下行的方向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