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8月7日,央行发布《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表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回稳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及时进行预调微调,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点评.
1、经济或接近底部,持续大幅宽松基础存在变数.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的描述较一季度报告有所变化,指出今年上半年,“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已逐步显现”,对于经济下行压力的表述较一季度报告显著更少,我们或已接近经济增长的底部。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比上月增加0.7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5、6月份增速回升,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速达19.1%。上半年,经济出现一定接近底部的迹象,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基础存在一定变数,后期货币政策持续大幅宽松的可能性有所降低,接下来监管层或将更加注重定向调整。
2、物价指数上行压缩宽松空间.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价格涨幅低位企稳,未来变化可继续关注”,删除了“物价涨幅回落”的表述,物价指数对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支持有所减弱。
近期物价指数受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明显上行,二季度CPI同比上涨1.4%,较一季度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此外,7月CPI同比上涨1.6%,创下年内新高,未来继续上行的压力增大。在经过连续多轮的降息之后,目前央行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已降至2.00%,进一步压缩了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空间。
3、M2增速接近全年预期目标.
6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1.8%,已经接近全年预期目标增速12%,主要原因是上半年贷款投放力度较大,累计新增信贷6.56万亿。同时报告首次提出证券投资(包括股票和债券投资)大幅上升对货币派生效用的增强以及对M2增速的提振。
此外,虽然上半年发行的868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大部分用于置换计入社会融资规模的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导致社融规模有所下降,但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依然较强,且补充了因外汇占款持续性下降而减少的基础货币,央行预计未来一段时间M2同比增速可能还会加快并超过12%。
4、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或将更加注重定向调整.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对下一阶段政策思路展望的阐述中较一季度报告偏向稳健和适度,更加强调结构和流动性管理。在持续全面宽松的边际效用减弱,同时基本面对货币政策宽松支持力度出现一定变数的背景下,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监管层倾向于使用如PSL、定向降准等定向货币工具实现结构的调整,流动性稳定以及信贷和社融规模的合理增长,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下降。
结论.
1、央行认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已逐步显现,经济增长或接近底部,货币政策持续大幅宽松的基础存在一定变数。
2、近期物价指数受猪价上涨的影响上行压力较大,压缩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空间。
3、6月M2余额增速已接近全面目标,并预计还将加快,主要原因是信贷投放力度较大以及证券投资大增导致货币派生效用提高。
4、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偏向稳健和适度,监管层倾向于使用定向货币工具实现结构的调整,流动性稳定以及信贷和社融规模的合理增长,货币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