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3月27日零时起,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23元和0.26元。同时出台了成品油价格机制完善方案,将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取消4%的调价幅度限制,调整挂靠油种。
点评:
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将更灵敏的反映国际油价变化新定价机制的出炉,意味着执行四年多的原有成品油定价机制(22个工作日±4%)正式退出成品价格历史舞台。新机制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计价办法改为10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取消了油价波动4%才能调价的幅度限制;并根据国内原油进口结构变化,适当调整了挂靠油种。此次机制完善后,成品油调价频率明显加快,调价节点透明度增强,由于新机制是在原有机制基础上进行完善,因此对国内油价的影响仍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并与国际原油价格联动性更强。
对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实行的补贴依然存在实行新定价机制后将继续落实补贴配套机制。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只增不减;对城市公交、农村客运、林业、渔业继续给予补贴;对出租车在运价调整前因油价上涨增加的成本实行临时补贴。此外,在两种情况下将会有到调整周期而油价不调整:1)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2)当国内价格总水平出现显著上涨或突发事件,及国际油价短时间内剧烈上涨等现象,可暂停、延迟调价或缩小调价幅度。
炼油企业亏损局面有望改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落实后,将进一步推动成品油市场化进程,使得汽柴油价格更趋向于市场化、合理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对炼油企业而言是个利好,定价机制完善后,炼油企业的销售价格将与生产成本价格更为及时的联动,炼厂利润有望得到保障。两大油企炼油业务长期亏损的局面有望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