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蓄热式燃烧技术包,公司转型综合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服务提供商。
公司接受大股东神雾集团注入的新型电石预热炉+节能密闭电石炉技术包,获得转型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服务提供商的机会,15年4月公司与山西襄矿签订10亿元电石项目PC 合同,说明公司新技术得到市场认可,转型战略获得重要突破。
伴随在建项目达产,示范效应显现,公司有望收获更多订单,加速落实转型战略。
二代电石生产技术经济效应明显,吨电石生产成本降低500-800元。
公司将集团注入的电石预热炉和蓄热式燃烧密闭炉技术进行组合,形成全新的电石生产技术链,通过压缩原料煤成本、降低单位产成品电耗、副产品合理利用等措施,保证项目的经济效应。根据我们的测算,与传统工艺电石生产技术相比,二代技术将实现吨电石生产成本降低500-800元。
原材料成本优势:新技术可以利用煤化程度较低的褐煤代替兰炭作为电石生产原料,符合电石产能集中的内蒙古、新疆、宁夏等省的资源特点,按照目前褐煤与焦炭价差计算,可降低原材料成本200-300元/吨。
节能优势:新技术将吨电石生产电耗从3200度左右降至2400度以下,按照目前内蒙古、宁夏和新疆等地区工业用电价格计算,电成本可降低300元/吨。
副产品利用优势:公司在设计项目过程中,考虑到了荒煤气、煤焦油等副产品利用问题,按照目前荒煤气甲烷化+煤焦油销售模式,可降低成本约80元/吨。
电石行业生存艰难,新技术有望突破成本瓶颈,带动改造需求释放。
我国电石产量的80%以上用于生产聚氯乙烯等高分子材料,由于聚氯乙烯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出厂价格维持在6000元/吨左右,仅能使得绝大多数电石生产企业保持盈亏平衡状态。伴随应用公司示范项目达产,市场有望逐步认识到新技术突破成本瓶颈的优势,进而带动电石生产行业存量项目改造需求快速释放。
在手订单充足,持续释放为公司业绩增长保驾护航。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14年以来新签了乌海市懿峰工贸、临沂亿晨镍铬合金、新疆胜沃、内蒙古港原化、石家庄化工化纤等一系列工程总包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总金额为25.75亿,未来通过订单持续释放,保证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无忧。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15-17年EPS 为0.54元、0.99元和1.27元,PE 为55倍、30倍和23倍。我们考虑到1)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明显难以被复制;2)公司技术实力将逐步被认可,后续订单无忧;3)大股东存在进一步注入预期,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