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经济继续回落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比3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小幅回升至0.57%,发电量增速也在低位略有改善。但受总需求走弱影响,产销比提升乏力,弱于往年。若需求持续低迷,生产的改善将受库存制约。其中,高技术产业与符合消费升级要求的高端、智能、高技术产品增长显著较快。
三驾马车:投资回落、消费稳健、进口出口回落.
2015年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至12%,三大产业投资增速均回落。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速度慢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占比小幅上行,这是今年来首次。基础设施建设增速保持了20%的高位,说明国家投资仍然以此为主,但力度不足以抵消房地产和制造业的疲软。投资持续下滑主要因为:(1)越加庞大的投资基数使得投资增速上升变得困难;(2)房地产投资仍然回落;(3)经济自身处于结构调整和改革过程中,经济缓慢出清中,企业自主投资意愿不强,制造业投资疲软;(4)去产能化持续,经济不振影响上游原材料产业。
这表明经济出清时期经济内生动力趋弱,而经济结构改革效果显现仍然需要时间。从资金来源看,4月固定资产资金到位情况继续不理想,预计政策上将继续引导资金流入实体。
2015年4月份全国消费品增速同比再次下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由于经济处于平稳状态,消费增速快速上升变的比较困难,经济增速基本平稳导致消费总额和新增消费额也趋于平稳,这样反应在消费同比上就出现下降;第二,严格控制公务支出依然影响我国总体商品零售消费;第三:疲软的投资通过收入效应拉低了消费。2015年我国消费品零售市场进入平稳时期,在没有消费刺激的情况下,新增消费额增加缓慢,消费增速在年初小幅下降之后保持平稳。
4月春节影响褪去,但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出口降幅略有收窄,进口降幅再度扩大,贸易顺差衰退性小幅回升。全球来看,各国经济复苏乏力,是制约全球贸易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日欧的量化宽松虽稳定了本国外需,但未能改善内需,从而加剧了全球增长放缓下的贸易竞争。上周落幕的广交会成交额同比下降9.4%,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连续2个月下滑,都显示出外贸形势严峻。在中国经济内部出清之际,外需走弱加大了短期稳增长压力。预计也会有更多稳外贸政策出来。
金融数据显示实体资金供需两弱4月社融增长继续放缓,信贷回落,主要是企业贷款回落;表外继续收缩,直接融资平稳增长。4月银行贷款环比出现较明显下降,除季节性供需因素外,不排除金融市场化脚步加快和经济回落、不良率增加背景下,银行资产负债扩张放缓。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将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来盘活存量资金、帮助银行改善资产负债表。但在债市供给压力较大情况下,需求仍需宽松护航。4月M2增速降1.5个点至10.1%,与今年目标增速12%差距拉大,除新增信贷放缓、银行表外业务、同业业务继续收缩影响外,外汇占款减少或是又一个M2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预计未来基础货币投放力度将加快加大。较乐观的是,M1增速略有回稳,反应企业资金活化程度略有上升,在实体投资增速继续放缓背景下,或反应企业资本运作活跃度开始上升。
CPI保持低位4月CPI同比升1.5%,环比降0.2%。5月翘尾水平回落至1.4%。(1)4月天气变暖,蔬菜、水果、水产品、鸡蛋和肉类等食品价格都出现回落;(2)非食品价格上行幅度有限。
预计随着天气变暖,蔬菜和水果价格继续下行,猪肉价格4月虽出现反复,但5月已出现上行趋势。石油价格企稳将减弱输入性通缩压力,1季度会是2015年CPI低点。
“中式宽松”下,经济下半年有望企稳4月宏观数据显示经济仍处于缓慢出清通道当中,要稳住7%左右的经济增速,就需要政策的外力作用才有希望达到。新一届政府采用的稳增长政策与过去不一样,与海外的QE式扩张政策也不一样。可以说是“中式宽松”:从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入手,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进行降低债务压力和去风险,同时实现扩张。一方面,通过再贷款、定向注资、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增加金融机构资产端,从而扩大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另一方负债端,则通过活跃资本市场,加大股权融资,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通过中央政府置换地方政府的高息地方债,降低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和违约风险;采用PPP融资模式;同时用降准、定向将准,还有降息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压力。预计在诸多创新型稳增长和改革措施持续协同推进下,经济增速下半年企稳概率较大,增速底点也就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