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从河南思达到思达高科再到智度投资(000676.SZ),这家地处郑州的上市公司,即将再次改头换脸,这一次还是卖壳重组。
“公告都说得很清楚了,肯定会重组,具体时间要等大股东通知。”4月24日,智度投资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公告,智度投资本次拟收购的资产属 TMT(通讯、传媒、互联网)领域,交易对方涉及境外资产/业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已聘请独立财务顾问等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
而目前,智度投资已约等于净壳。
溢价买壳潜行
公告表明,新入主的大股东是北京智度德普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其于2014年12月29日与正弘置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6.3亿元受让后者所持占智度投资总股本20.03%的6300万股,一举跻身第一大股东,正弘置业则持有剩余9.21%的2900万股。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智度德普成立于智度投资停牌一个月后的2014年12月10日,显然专为入主智度投资而设立,其实际控制人吴红心拥有思美传媒(002712.SZ)7.87%股权,合伙人之一是蓝色光标(300058.SZ)。
但查询思美传媒交易资料发现,吴红心入主智度投资后,于2月2日至2月3日合计减持思美传媒175万股,套现9815.73万元。巧合的是,在吴红心掌控智度投资并从思美传媒套现后,思美传媒也从3月19日开始停牌筹划重大事项。
而为迎接重组,智度投资已将母公司部分资产负债剥离至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其中,大致剥离资产类项目金额12000万元、负债类项目金额6000万元。
“虽然智度投资2014年亏损6858.98万元,但作为壳资源还是不错的选择。”一位投资界人士认为,“目前这类壳资源已经奇货可居,也容易成为资本玩家施展财技的目标。”
统计表明,智度投资总股本为3.15亿股,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7.429元/股,但2014年底的资产负债比率达到 76.1481%。
“智度投资作为壳资源,总市值20多亿元,表面看壳价值较高,即便没有重组,也可以待价而沽。”上述人士表示。
这或许就是智度德普溢价入主的原因,此番其受让智度投资20.03%股权,每股作价10元,不仅比停牌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8.16元/股高出22.5%,更较前20个交易日均价溢价34.6%。
空手套的暴利
事实上,智度投资上市以来已经两度易主。而智度投资的前身思达高科和河南思达,在资本市场颇受关注,其前实控人汪远思亦是闻名一时的资本玩家,曾构建了连锁超市、电子信息和房地产为三驾马车的“思达系”。
汪远思的经营陷入困境后,智度投资的控股股东思达发展在2009年10月将所持占总股本29.24%的9200万股,作价4.2亿元转让给正弘置业。
但正弘置业却只对智度投资演绎“空城计”,从2009年开始至今,智度投资出现了4个年度亏损。
正弘置业对智度投资承诺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其在2009年10月17日的公告中称,正弘置业希望在未来合适的时机,通过资产重组,改善和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赢利能力。
然而,如今5年过去了,正弘置业不仅没有履行承诺,反而对挣扎在保壳边缘的智度投资实施了“金蝉脱壳”,通过卖壳实现高额投资收益。
此番以6.3亿元溢价出让20.03%智度投资股权,正弘置业不仅回笼了当年受让控制权所付出的4.2亿元,还由此实现2.1亿元的盈余,而其目前尚持有上市公司2900万股,即使以停牌重组前收盘计算,市值也达到23664万元。
“现在市场盛行卖壳费用,拥‘壳’自重并不奇怪。”前述投资界人士表示,“就连牵线搭桥介绍壳资源的掮客,也能拿到不菲的介绍费。”
而智度投资从正弘置业倒腾到公告所称的“拥有资本运作能力”的吴红心手中,能否摆脱壳资源的命运,尚需等待本次迎合市场的、拟收购的TMT项目揭开面纱。(编辑 简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