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是全球产能第二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企业,也是全国上市最早的超硬材料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近30%。公司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工艺,积累了持续研究创新,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公司在不断加强主业超硬材料的同时,积极进行产业链的拓展,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全产业链的人造金刚石企业。公司不仅注重内生增长,也有很强的收购预期,未来公司会向碳系材料的其他应用领域,特别是新兴领域扩张。
公司主业超硬材料业绩稳健。2001年至今,人造金刚石行业生产成本降低,产量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加剧,单晶价格不断下降。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基建投入减少,人造金刚石需求乏力,同行业企业毛利和净利水平都有一定程度下降。公司作为人造金刚石的龙头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质量优势,超硬材料业绩增长稳健且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
公司次主业崛起。公司募投建设的预合金粉和超硬复合材料生产线从投产至今实现了营业收入142%的年复增长,预合金粉和超硬材料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从2009 年的8%增长到23%,成为了公司迅速崛起的次主业。预合金粉具有优良的性能和低渗透率,对传统单质金属粉混合物的替代作用强,前景可观;超硬材料方面,公司会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油气用复合片等产品倾斜,开发海外市场,将进一步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募投建设高品质产品生产线。公司今年1 月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10.7 亿元,用于建设“超硬材料表面金属化单晶及高品质微粉产业化”和“超硬材料刀具生产线”两个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超硬材料表面金属化单晶采用真空离子镀技术生产镀覆金刚石,产品品质好,应用前景广泛;高品质微粉质量优势明显,潜力大;高端刀具符合市场需求,前景可期。
估值与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 年实现净利润3.3 亿元、4.7 亿元和6.4 亿元,对应的EPS 分别为0.48 元、0.67 元和0.91 元。2015 年申万三级磨具磨料行业的PE 均值为39 倍,考虑到公司是人造金刚石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两条生产线处于投资建设期,尚未形成收益,且公司有较强的收购预期,给予公司2015 年45 倍PE 的估值,目标价21.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不能按时建成达产的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