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基调友好,结构风险防控或强化
证监会领导1月中旬就曾经明确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后在“两会”期间表示,这轮股市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人民日报》3月30日18版刊登《A股已处牛市中把握牛市“红利”》,4月1日2版刊登《股市震荡不改“慢牛”趋势》。这些官方言论都显示,目前行情面临的政策友好基调没有改变,牛市行情受到政策打压的可能性甚微。
不过,若行情的时空节奏超过“牵牛鼻子”系统工程的范畴,加强常规、局部监管与增加供给等市场化调控或降温就会不断出现。比如日前证监会下发了30家公司IPO批文,为IPO重启以来最大规模;六家券商因在融资融券业务中有违规情况被证监会分别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处罚;财政部副部长明确股市不在扩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范围之列。
A股市场依然是一个政策市,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只要目前政策基调依然友好,及时出现一些强化结构风险防控的举措,也不会导致终结牛市的中期顶部。
目前许多专业或资深投资者对于广场舞大妈争相入市,以及街头巷尾谈股论经的2007年盛景再现,很是不安。确实,上述盛景之后股市大跌甚至出现股灾的案例不少。虽然相反理论的基本要点是,投资决策基于在群众行为的相反方向上寻找致富机会。但是,相反理论并不是说大众一定是错的,相反,群众通常都在大趋势上都能看对。由于大部分人看好,市势会因这些看好情绪变成实质购买力而上升。这个现象有可能会维持很久。
回到目前的A股市场,笔者认为,在3800-4000点这个区间内,是不是由于市场的“疯狂”,短期内就一定能看到大幅回调甚至中期头部,这里使用相反理论是需要谨慎的。
首先,因为上证综指3480、3780点两个中期熊牛分界位被连续突破,是A股市场牛市行情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此时场外资金蜂拥入市与趋势的突破互为因果关系,在大盘向上大幅远离3800点之前,市场因为场外资金新增成本支撑,不具备连续大幅回调的条件。
其次,对于目前广场舞大妈争相入市,以及街头巷尾谈股论经之盛景的成因,还必须考虑到,我们目前是站在多年来居民资产配置全面倾向金融投资的大拐点上,而这恰恰是本轮牛市的主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