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调酒十年磨一剑,一飞冲天。同市场不约而同关注行业空间问题,我们更愿意从预调酒为何兴起角度去举一反三。起泡酒从属性而言是最接近预调酒的品种,起泡酒同样在这样一个时点爆发的更加显性,我们认为这其中有着共同的驱动因素,更像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更有意思。
在葡萄酒消费非常成熟的旧世界国家,起泡酒消费也占据重要位置。葡萄酒新世界的起泡酒消费增长更加迅猛,中国香槟酒进口量2006-2012 年平均增长37.2%,2013 年进口量仍只有英国的5%和美国的8%。
起泡酒是中国葡萄酒进口当中增长最为迅猛的一个品项。2014 年起泡酒进口量全年增幅达到60.53%。回顾2013 年,在国产葡萄酒产销两不旺(行业产量下滑14.59%,瓶装葡萄酒进口量下滑4.60%)的情况下,起泡酒进口量增幅达到29.2%,对比非常鲜明。2003-2014 年间起泡酒已经“润物细无声”的保持了11 年的45.5%的平均增速。
起泡酒是更受年轻人喜欢的一种酒。干红、香槟以及起泡酒在外观包装、酒精度和价格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起泡酒更加年轻化和个性化,通过比较也容易发现,起泡酒的酒精度明显低于干红,包装更加丰富生动,相较于香槟其价格更加亲民,使得起泡酒对年青人的吸引力加大,导致起泡酒在葡萄酒新旧世界都表现出强劲生命力和蓬勃生机。
中国消费者调查显示年轻消费者喜欢自在地消费起泡酒,习惯在商超渠道购买。年轻人喜欢自在地消费葡萄酒(起泡酒),而不是在餐饮等渠道,也即葡萄酒起泡酒已经部分成为日常饮品。在CFDF《中国进口葡萄酒指数及市场报告》市场调查显示,在18-24 岁人群抽样调查中,51.6%平时喜欢在家饮用葡萄酒,喜欢在娱乐场所消费葡萄酒的比重不到四分之一。同年轻人喜欢在家饮用葡萄酒相关,18-24 岁年龄组中约一半(48.4%)平时习惯在超市或大卖场购买葡萄酒,娱乐场所和电商购买比重均不到10%;80 年习惯在超市和卖场购买葡萄酒的比重也有42.4%,80 后在电商购买葡萄酒的比重最高,约五分之一。
起泡酒和预调鸡尾酒的共性在于:低度时尚和个性。从定位和目标人群看,起泡酒和预调鸡尾酒是最为接近的,啤酒类饮料属性也很突出,但将年轻女性排除在外。以750ml 最为常见的起泡酒在饮用频次和便利性上逊于预调酒,后者市场规模显着大于起泡酒是非常现实的。起泡酒的分析对于理解预调酒兴起的共同逻辑很有意义,使我们坚信这是一个趋势。
资产注入后的百润股份是最佳标的。高景气行业里面没有明显短板的领先企业,是分享景气行业成长的最佳标的。预调酒市场进入门槛不高,但成功却非易事,品牌投入、消费者心智、渠道控制等都是难以轻易被模仿和超越的壁垒,锐澳市场份额从2013 年的27%提高到14 年的40%进一步强化了领先优势。
风险提示:如果百润股份预调酒资产注入不顺利会对公司股价造成困扰,属小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