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顾。截至3月13日,上证综指小幅上涨4.3%,沪深300上涨2.4%,创业板指大涨40.1%。跟踪中小市值股票的中证500上涨18.9%,和创业扳指的涨幅相比仍有差距,显示年初以来表现最为亮眼的为部分创业板龙头股票。计算机、传媒和通信分别以61%、44.5%和33%的涨幅位居三甲。金融、建筑、上游煤炭和石化、下游食品饮料涨幅靠后,其中银行和非银板块分别下跌7.5%和7.1%,显著跑输其它行业。
配置继续偏重中游。中游行业在原材料价格下跌、需求端相对平稳甚至改善、部分行业开始出现供给收缩等因素带动下,毛利率已经出现较明显的回升趋势,15年盈利可能接棒毛利率回暖;2季度适逢两会后的改革和政策密集期,环保、电力设备、大能源行业等板块均有可能得到政策催化。建议配置中游行业作为底仓。
回避上游,选择性配置下游。大宗商品熊市格局不变,上游基本面仍不好好转:美元指数短期高位震荡后或再次上行,原油价格距反转尚有时日,金融价格也未进入新的上涨周期。下游继续低迷:房地产市场弱复苏将延续,后续政府有望出台新的政策;通缩压力不减背景下需要靠涨价因素才能改善整体盈利状况的白酒、乳业、肉类等行业2季度需回避,而房地产以及和地产走势较为同步、转型和行业引入新经济较为积极的汽车、家电值得关注。
新经济板块盈利高速增长,高估值存在消化的需要。新经济较为集中的创业板板指4季度盈利增速或高达48.8%,不过指数估值已经超过去年2月底创业板开始回调时的水平,达到2010年上一轮小票大行情顶点的水平,板块过高的估值存在消化的需要。我们认为后续板块系统性机会可能逐渐降低,但信息科技、互联网等经济发展的长期大方向未变,投资者仍可精选个股。